2025年7月26日深夜,澳洲悉尼發生一宗嚴重車禍,一輛勞斯萊斯與一輛平治正面相撞。事故造成平治車主重傷,而勞斯萊斯的駕駛卻安然無恙。令人意外的是,駕駛者是一名23歲的大陸女子,名為楊蘭蘭,極為年輕。外界對她的背景幾乎一無所知,只知道她財力驚人,遠超常人想像。
這宗事件隨即引發討論:在全球各地留學的大陸學生中,究竟有多少人和楊蘭蘭一樣,身懷巨額財富,卻隱身於公眾視野之外?
根據中國大陸指南者留學的統計,2023至2024年間,共有89.7萬名大陸學生出國留學,前往制度相對自由的國家深造。
其中,美國依然是首選,吸引了29.5萬人,佔比達32.92%;英國以 14.6萬人位居第二,佔16.25%;澳洲則有9.3萬人,排名第三,佔比10.41%;加拿大則以 7.9萬人緊隨其後,佔6.61%。
同時,美國「Open Doors」數據亦顯示,自2016/2017至2023/2024學年度,累計約有263萬名大陸學生赴美深造。僅在2023/2024學年度,就有27.7萬名大陸留學生在美就讀,年齡多集中於15至24歲之間。這些留學生為美國帶來高達142億美元的經濟效益,折算下來,每位學生平均貢獻約5.15萬美元(約37.6萬人民幣)。
根據《香港01》在2022年的報道,援引艾媒諮詢《2021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調研分析報告》指出,大陸大學生每月收入的中位數為1,516元人民幣(約1,845港元)。
而《大紀元時報》在2025年的報道則顯示,超過七成受訪大學生的月均生活費介於1,000至2,000元人民幣之間;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中,月生活費超過2,500元者的比例不足兩成。
依據中共國家統計局2025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13萬元人民幣(約5,685美元)。分城鄉來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41萬元(約7,423美元),而農村居民則為2.31萬元(約3,166美元)。
同樣據《大紀元時報》報道,2024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為7.55萬美元(約55.17萬人民幣)。一般而言,中產階級的收入範圍介於4.97萬美元(約36.29萬人民幣)至14.9萬美元(約108.99萬人民幣)之間。
依據上述資料可見,大陸留學生在美國所創造的經濟價值,相當於美國中產階級的收入水準,卻遠高於中共國內的平均水平。以全大陸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4.13萬元人民幣(約5,685美元)計算,留學生的經濟貢獻相當於平均值的9倍以上;若與大陸大學生每月收入中位數約1,516元人民幣相比,差距更是高達248倍。
由此推算,若這些留學生選擇回國,他們的生活水平必然高於國內平均,甚至相當優渥。然而,問題在於:為何許多人仍選擇繼續離鄉背井?
自由的代價與選擇
許多身在海外的大陸留學生,正享受著當地自由民主的社會氛圍。在國外能夠暢所欲言,無需擔心言論審查,還可以不受限制地瀏覽全球資訊,接觸多元觀點;若家境優渥,更能自在體驗美食、購物與旅行等生活享受。在習慣了自由而寬鬆的環境後,選擇畢業後回大陸發展的阻力自然增加不少,畢竟是完全不同的政治社會環境。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作「機會成本」(註1),指的是人們在作出選擇時,所放棄的另一個選項可能帶來的最大利益。對大陸留學生而言,選擇出國求學,就意味著放棄在國內或許更穩定、相對優渥的生活,這正是他們的機會成本。反之,若選擇回國,則必須承擔失去海外自由開放、沒有言論限制環境的代價。
從「楊蘭蘭事件」可以看出,許多留學生選擇留在海外發展,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自由的環境」比「優渥的生活條件」更能吸引他們續留海外。
大陸留學生或許背負著外界難以理解的壓力與考慮,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深知自由的可貴。因此,用行動選擇了繼續離鄉背井的生活。@
註一:經濟學的選擇成本是機會成本,所謂的機會成本是指資源用於一個途徑,所需放棄的所有其他途徑中價值最大的那個途徑的價值。比如說,某項資源可用於A、B、C三個途徑,最後若選擇用於A,則要放棄B及C,而B的價值高於C,A的機會成本就是B的價值。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