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歌、影、舞台劇60載的潘迪華昨日現身「香港金閱獎」新聞會,憑處女作《夢·路·潘迪華》入圍「最佳文史哲書」,她籲港人要注重文化傳承,多接觸現實的東西,要多閱讀實體書。同場的葉劉淑儀就大讚潘迪華姐姐:「如果我80幾歲好似妳咁fit就感恩了。」

今年首推食譜《鼎爺廚房》即入圍「最佳飲食旅遊書」的李家鼎分享自己的拿手「絕活」、煮餸「功夫」其實是來自早年開酒樓的父親的嚴苛家教。前體育主播伍家謙、現任主播東方昇亦分別憑處女作《伍家謙·交畀你講體育》及《北韓包膠》入圍今屆金閱獎。

潘迪華嘆東方明珠美譽淡化

潘迪華入圍「最佳文史哲書」,呼籲港人注重文化傳承多看實體書籍。(宋碧龍/大紀元)
潘迪華入圍「最佳文史哲書」,呼籲港人注重文化傳承多看實體書籍。(宋碧龍/大紀元)

86歲殿堂級歌手潘迪華姐姐昨日現身鑽石山,憑新書《夢·路·潘迪華》入圍「香港金閱獎」,她稱自己眼朦,耳又聾,揸住拐杖都要來支持活動,原因是「看書一定要有一書在手,才有感覺,聽音樂都應該買張CD或者黑膠唱片」。她更慨嘆,「香港素有東方明珠美譽,曾經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在好似越來越淡化了。因為文化藝術的倒退……」針對電子產品盛行,多人閱讀網絡書,她呼籲讀者「要盡量接觸實質的東西,優質的東西別錯過。」

鼎爺稱功夫來自家父訓導

李家鼎首推食譜《鼎爺廚房》銷情好好。(宋碧龍/大紀元)
李家鼎首推食譜《鼎爺廚房》銷情好好。(宋碧龍/大紀元)

書展期間,鼎爺首推食譜《鼎爺廚房》即「賣斷市」(6,000本),再印第五版,已經賣逾3萬本,可見鼎爺超凡的功夫了得!提到新書大賣秘笈,他直言:「我傳統,每一個步驟都講得好清楚。」聽到連方太都讚鼎爺「自然不做作」,亦都想跟他學,鼎爺就大笑並謙稱,「別這樣講,她是前輩來的。」

鼎爺一向以資深演員及武術指導深入民心,沒想到煮餸又了得。鼎爺直言:「因為家父在世的時候,有錢,在廣州開大酒家,那時他是老闆,不煮飯。但來到香港就話,你幾多身家都好,你廚師唔煮飯咪成世餓死啦!你一定要學會基本的煮飯,炒兩味餸菜你要識!」

他說小時候爸爸就開始訓練他煮飯,亦可能自己對這樣事反應的快些吧,「父親嚴苛,煮的不好就放低筷子不吃走人……他不打仔,好縱、好錫我們,但如果他肯食一啖,我們就知道可唔可以畢到業啦。如果他望住你話,『煮多次啦』,我們就知死喇!」

提到真功夫,鼎爺保證:「如果你在我的廚房見到有味精,有雞粉,我20集的人工全部畀你。」他並透露9月份開的私房菜,自己會坐鎮,但現在就已經book滿位。

陳美齡因新書變「知心姐姐」

陳美齡出書分享自身經歷,認識不少知心讀者。(宋碧龍/大紀元)
陳美齡出書分享自身經歷,認識不少知心讀者。(宋碧龍/大紀元)

遠嫁日本的前歌手陳美齡今個暑期不停奔走於講座、簽書會,有時一日走幾場,為自傳新書《人生的38個啟示》做宣傳,期間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她開心表示,沒想到好多讀者會跟她談心事。有個媽媽講兒子DSE考得不好,還有人特登從澳門趕過來簽書,有一個媽媽簽名後,兩個小朋友怪媽媽不帶她們來,最後一日都要趕過來並問好多問題,還有女士因姐姐患上癌症不開心與她傾訴。她說,「期間有哭有笑,感覺同讀者之間的距離拉近好多……我在書中無保留講我自己,他們亦無保留同我講心事。」

提到香港社會現狀,美齡直言,「覺得現在社會好似好躁,大家好似有分裂,我就希望自己好似一股清風或者一劑涼茶,令大家可以感覺舒服些,或者多些正能量。」她希望聖誕節前能推出建議不同年齡閱讀的書籍。

伍家謙寫書講體育念恩師

花費兩個月時間,前大台體育主播伍家謙洋洋灑灑寫出7萬多字的處女作《伍家謙·交畀你講體育》,首次出書即入圍金閱獎。

前體育主播伍家謙憑處女作《伍家謙·交畀你講體驗》入圍今屆金閱獎。(宋碧龍/大紀元)
前體育主播伍家謙憑處女作《伍家謙·交畀你講體驗》入圍今屆金閱獎。(宋碧龍/大紀元)

首版印刷2,000本,伍家謙稱,「離開TVB之後一直想做這件事,之前忙拖到現在。我講的是過去兩屆奧運的經歷,就快第3屆,怕隔開太久沒人看。」提到銷售如何,他直言,「都不理銷售了,只是做了一件自己心中想做的事,就好開心了。書中記錄自己採訪的經歷,以及與恩師伍晃榮先生相處的經歷……」他說,自己未到寫回憶錄的時候,但重溫過去10幾年的經歷,點點滴滴,都好有回憶錄的味道,算是對過去做一個總結,當中不乏好多開心的回憶。

過去已經過去,向前看。伍家謙都有精彩的現在:電視節目、電影、網上平台以及廣告,都幾忙碌幾充實。◇

 

現任主播東方昇《北韓包膠》。(宋碧龍/大紀元)
現任主播東方昇《北韓包膠》。(宋碧龍/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