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共有480個項目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經篩選,2017年8月公佈包括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的10個本地項目,包括: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斲琴技藝)、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

圖為2017年元朗錦田鄧族在二世祖鄧粵冠的墓前進行秋祭儀式。(香港科學館提供)
圖為2017年元朗錦田鄧族在二世祖鄧粵冠的墓前進行秋祭儀式。(香港科學館提供)

此外,代表作名錄亦包括南音、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誕、中秋節──薄扶林舞火龍、正一道教儀式傳統、食盆菜、港式奶茶製作技藝、紮作技藝、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以及戲棚搭建技藝。相信許多年輕人未必知道那些口傳心授歷史的由來。

伴著飄香奶茶,三棟屋博物館的「非遺同樂日」日前伴隨金龍巡遊揭開序幕。館內如時光倒流,回到那些年的港式奶茶茶餐廳、南音說唱表演茶樓、港式長衫師傅的工作室及小型戲棚。

粵劇列入世遺 南音為市井絕唱

影片《胭脂扣》中如花梅艷芳的一曲《客徒秋恨》唱醉了十二少張國榮。

《客徒秋恨》是一首流行於20世紀初的地水南音──粵語說唱曲藝。「非遺同樂日」活動協辦人文化葫蘆創辦人吳文正一提起南音,就忍不住隨口拈來:「涼風有訊,秋月無邊……」且首推白駒榮、杜煥兩位前輩的唱功。

他介紹說,1920年以前,南音主要由失明人士於茶樓、酒館、私人寓所及風月場所演唱,20世紀初開始被粵劇粵曲吸收。1955-1970年杜煥仍在香港電台節目中演唱南音。南音以詳盡的說唱藝術方式敘述市井草民的生活,為民眾所喜愛,也是當時大眾的主要娛樂方式。活動當日台上唐小燕的一曲《天官賜福》就是杜煥原唱的一首典型南音。

南音式微,幸已融入粵劇當中。粵劇吸收其唱、做、唸、打的藝術手法,配以化妝、服飾、道具及鑼鼓等演繹故事情節,並糅合文學、戲劇、曲藝、舞蹈及武打等環節蘊含豐富的藝術價值,因而於2009年列入聯合國世遺名錄。

長衫師傅封有才(右)和徒弟袁建偉(左)。
長衫師傅封有才(右)和徒弟袁建偉(左)。

長衫老師傅無幾 新人有續

中式長衫和裙褂自民初開始在香港流行,男裝長衫在新界傳統宗族社會中是為父老的身份象徵,並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女裝長衫亦在婚嫁和節慶中,以龍鳳等圖案富以寓意。女裝長衫在香港普及後別具風味,無論剪裁抑或縫製技術都受到東西方服飾設計的影響。

香港長衫老師傅已經買少見少,封有才師傅嘆道:「無幾個啦!五個都不會超過。」他說可惜現在已無時間幫人訂做長衫,不過,來學師的學生就多不勝數。其中一位女士還把自己30年前師從老師傅學做的中式棉衣秀出來給記者看,連封師傅都讚譽有加。封師傅說,他已有了指定的接班人。

被封師傅指定的接班人是自稱「旗袍男」的袁建偉,他說已經有了三年的旗袍學習經驗。但見他對旗袍已有很深厚的認識。他說,雖然旗袍的剪裁大部份形狀設計都定了型,但從年代、做工、配件去看,特別年代仍是有特別的設計。

他說:「旗袍最得意的地方是,整體設計剪裁不變,而隨著年代不同,物料和設計會有所不同,傳統旗袍以絲質為主,時下則多了牛仔布與其它流行的物料。」

中秋舞火龍──邀神獸祈福驅疫

圖為2017年中秋節當晚,年青健兒在薄扶林道上舞動火龍。(香港科學館提供)
圖為2017年中秋節當晚,年青健兒在薄扶林道上舞動火龍。(香港科學館提供)

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的中秋節「大坑舞火龍」,源自百多年前大坑客家村,當時為消滅瘟疫而舉行的一連三日舞火龍活動延續至今。

2017年中秋節「薄扶林舞火龍」亦被列入香港非遺名錄。後者有何特別之處呢?薄扶林村歷史聚落人蕭崑崙說:「薄扶林村無論是從紮火龍還是舞火龍,都絕對不是一個表演項目,而是做返百幾年前為村民祈福的傳統儀式。」他說,點完睛之後的打龍餅,亦不是表演,而是一個儀式,代表龍在舒筋活絡,等牠醒來之後就要開始做嘢了。

紮作火龍師傅吳江乾說,習俗來自1888年的一場瘟疫,有文獻記載,當時的蚊患瘧疾由港島西區至西南區,死了300幾人,瘟疫持續了11年。另據口述歷史記載:到了19世紀初,又發生豬欄火燭等豬瘟雞瘟事件,村民感覺到村中有不好的東西在肆虐禍害。有經驗的長輩想起文化未開時,會請有地位的道士邀請中國人尊重的神獸──龍來行功德驅邪的習俗做法。於是,村民用傳統方式紮作火龍,並在龍身上插滿香,點睛開光後紮作火龍舞動身軀,帶動身上的香火在村中四處遊走,是為驅邪祈福。因香中有硫磺成份,亦可殺菌驅瘟疫。行完功德之後的神獸,就要送牠回大海,是為龍歸滄海。

吳師傅每一年都要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紮出一條30米長的火龍。除了八月十五在薄扶林村舞火龍外,3年前,村中亦增加了八月十四舞小火龍的日子,名曰「薪火相傳」。亦因小龍身軀狹小可遊走小巷,因此由10歲以上年輕人來做。每一年的舞火龍,村中2,800人當中都有上百人參與。以「百家齊」理念,每家出一份錢出一分力,為薄扶村祈福。吳師傅希望年輕人能將此習俗世代相傳下去,不僅凝聚社區力量,亦要年輕人懂得珍惜太平的日子。20歲阿宇已經有四年舞火龍歷史,他說,有興趣參與並傳承村中習俗。

紮作花炮 傳統節慶儀式

紮作師傅冒卓祺。
紮作師傅冒卓祺。

香港逢大時大節,少不了會見到傳統手工紮作的「丁財炮」花炮。冒卓祺師傅說,時下已很少人會這門手藝,亦難以找到師傅教授。為了擔心手藝失傳,他常常要自己出錢出時間教授人們。

他說紮作花炮好比西方人過聖誕在家中或商場佈置聖誕樹,又像中國人搞活動必須要吃飯,都是一個節日喜慶的節日用品和喜慶儀式。而按照黃曆時間和節日的不同,香港有很多不同的宗族,會做不同款式和內容的花炮。比如,每年黃曆二月至四月,香港流行做花炮,年尾做天后誕、觀音誕、關帝誕,其它有做花炮、龍、花燈、獅子、麒麟等,七月份的特鬼大士王,年尾打醮的牌樓,差不多一年十二個月都有不同的東西。好像現在做圍村開燈生仔的添天燈,完了添天燈,正月十五之後,就要開始忙做花炮。

冒師傅說,有人喜歡發財炮,有人喜歡福祿炮,不同的內容會擺不同的元素在上面。而新界人最鍾意的「丁財炮」則最齊全,上邊有八仙,天兵神將,雙龍出海,年年有餘,金花報喜,萬里長龍,天后神像坐在後邊……上面還有紫薇星君。按以前新界養豬養白鴿的農戶要求做的,有癖邪,免除瘟疫,老少平安之意。拜神之後,紫薇星君會拿下來夜晚吃飯的時候投標,大家爭得很厲害。新界村落,屋企門口都有塊鏡,馱住一個星君。

他說,時下政府搞非遺辦事處,有了這樣一個平台,通過表演的方式引起人們對非遺的關注。但他慨嘆說,因見有利可圖,周邊行家同行平時做買賣的,亦出來搞,渾水摸魚。有人去大陸批量生產。如何分辨質素呢?冒師傅直言:「大陸人做,沒了那個味道,沒有了那個型。好比一個人,我穿一套西裝,同國內師傅做的分別就是,大家都穿同一種料,為何穿在我身上就這麼大分別呢?因為是兩個味道。再細分,就是設計和含義不同。國內人只知道sample A、sample B批量生產,不知怎麼用。丁財炮有甚麼講不知道,裝高裝低也不知。只有行家先會分辨。每一樣東西都有考究。」

時下亦有電腦科技噴畫而非手繪,冒師傅直指:花牌是平面的,而傳統手作是立體的。讓他最擔心的是:「自從香港人的生活習慣和思想文化都西化了之後,對於中國節日的關注少了。如果講香港本土特色的傳統節日,香港人要重視香港人自己的節日,一定要接受我們本身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配套,如果個個都想向西不向東,就無得搞了。」◇

圖為2013年蒲台島的天后誕神功戲棚搭建在懸崖上,充份顯示了戲棚搭建技藝因地制宜的特點。(陳煜光提供)
圖為2013年蒲台島的天后誕神功戲棚搭建在懸崖上,充份顯示了戲棚搭建技藝因地制宜的特點。(陳煜光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