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澳是新界東北的一個遠離市區的島嶼,島上村落保留了傳統典型的漁村風貌,亦擁有獨特的岩石地貌和優美的自然景觀。不論是走到山上觀景台欣賞美景,還是走在風平浪靜的海灘上享受寧靜,都能在大自然景色下舒展身心,沉澱心靈。

吉澳的英文名稱為Crooked Island(或直譯為Kat O),取名自吉澳島的外型——從空中觀察,吉澳形狀彎曲,尤如一個反寫的「之」字,故命名為「彎曲的島」。至於其中文名稱的由來,是由於吉澳本身擁有一個良好的避風塘,每當打風之時,在大鵬灣內的船隻均會停泊在吉澳灣暫避,故村民取其吉祥之意,稱之為吉澳。

相對於鴨洲來說,吉澳並不是小島,其面積有2.36平方公里,足足是鴨洲的59倍大,實際上更是東北地區的第一大島、全港第十大島嶼。不過,吉澳島上卻保留了漁村風貌和淳樸恬靜的自然氣息,讓吉澳充滿了濃厚的小島風情。

吉澳漁民村。(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漁民村。(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漁民村。(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漁民村。(陳仲明/大紀元)

據香港地質公園製作的單張介紹,吉澳擁有近三百年歷史,島上有十條村落,共有43個氏族、37個姓。1950至60年代,印洲塘水域曾盛產質優味美的響螺,吸引不少漁民到此謀生。根據1956年的人口統計,吉澳居民共有四千餘人。後來漁獲減少,村民為改善生活,大批移民海外謀生,其他村民也因工作原因或遷就子女求學而遷居市區,吉澳島上常住居民至今只餘下數十人,且多為長者。

吉澳漁民村十室九空,只餘下數戶人家。(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漁民村十室九空,只餘下數戶人家。(陳仲明/大紀元)

由於大量村民的外移,加上吉澳地處偏僻,平日甚少遊客涉足,島上只有一家茶樓和數家士多,每逢假日營業。島上唯一的學校吉澳公立學校亦於2006年停辦,停辦前只餘下數名學生。

前吉澳公立學校。(陳仲明/大紀元)
前吉澳公立學校。(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村莊一景。(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村莊一景。(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村莊一景。(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村莊一景。(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灣一景。(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灣一景。(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村莊一景。(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村莊一景。(陳仲明/大紀元)

從馬料水乘搭渡輪,約一個半小時的船程後,船隻徐徐駛向一個漁村港灣,從前方眺望,村屋井然有序地在海濱前排列,近岸有多個漁排,灣內的船隻不多,間中有小船來往。渡輪停靠在灣內的吉澳公眾碼頭,下船後,頓時已能感受到這個漁村的寧靜。在吉澳大街上,遊人並不多,兩旁的商店亦寥寥可數。沿著吉澳大街向北行,會來到吉澳漁民村。吉澳漁民村為島上最大的村落,村屋沿海濱而建,如今已經十室九空,只餘下數戶人家。走在村路上,仍然可以重溫昔日漁村的點滴,只不過時移世易,漁村已顯得荒涼。穿過漁民村後,便來到海灘。海灘上的岩石奇形怪狀,吸引了遊客駐足觀賞和拍照。有的旅行團,會安排從漁民村出發,沿海邊綑邊行走,一直走到東澳灣,路程最少一個多小時,沿途可到達小島的最北端,和近距離觀察鹽田港。

在小島北面的高地頂,和中間澳後山的高棚頂,均有觀景台,那裏皆可以環視吉澳四周和鄰近地區的怡人景色,也可分別從不同角度,一窺吉澳的漁村風貌。雖然上山路途比較吃力,但其景觀優美,相信會值回票價。

至於沿吉澳大街向南走,可到達吉澳廣場,廣場上有吉澳地質教育中心,可了解吉澳的歷史文化和地質。後方為吉澳天后宮,歷史悠久,為吉澳的重要地標,也有饒有趣味的歷史故事,其廟祝姨婆也被譽為吉澳的旅遊大使,深受遊客歡迎。

景點推介

吉澳大街、吉澳漁民村

吉澳當地的士多有售客家傳統糕點。(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當地的士多有售客家傳統糕點。(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當地的士多有售客家傳統糕點。(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當地的士多有售客家傳統糕點。(陳仲明/大紀元)

益民茶樓的秘製墨魚丸。(陳仲明/大紀元)
益民茶樓的秘製墨魚丸。(陳仲明/大紀元)

在吉澳大街上,除了可沿途感受吉澳的漁村風情外,也有士多和茶樓供人購買特產和享用漁村美食。在士多可以買到當地人自製的客家茶粿、雞屎藤等客家傳統糕點和冰凍的茶飲。而在益民茶樓,則可享用秘製的墨魚丸。

吉澳天后宮

吉澳天后宮。(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天后宮。(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天后宮,位於吉澳的西澳村,其建築年份不詳,但廟內現存最古老的器物,為一座刻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的銅鐘。吉澳天后宮曾於光緒元年(1880年)及1968年重修。

左:吉澳天后宮內擺放著一座刻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的銅鐘;右:「鬼佬門神」的由來是源於一個饒有趣味的往事。(陳仲明/大紀元)
左:吉澳天后宮內擺放著一座刻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的銅鐘;右:「鬼佬門神」的由來是源於一個饒有趣味的往事。(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天后宮在翻新時發生了一件饒有趣味的往事。當年天后宮由啹喀兵協助翻新時,啹喀兵不小心把油漆打翻,遮蓋掉原來在木門上的門神畫像。於是啹喀兵憑記憶,重新把一對門神畫出來,結果畫出來的門神卻長成西人模樣。廟內另有一對黃色木門,門上的財神手執菜,也同樣出自啹喀兵手筆。當時啹喀兵把「財」誤解為「菜」,故此畫上了菜。如今木門因飽經風霜變得霉舊而被替換,新的大門上的門神已改回傳統模樣,舊的木門則安放於廟內,遊人仍可看到這對獨一無二的木門。

吉澳天后宮廟祝姨婆被譽為吉澳的旅遊大使,深受遊客歡迎。(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天后宮廟祝姨婆被譽為吉澳的旅遊大使,深受遊客歡迎。(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天后宮的廟祝李玉英,在吉澳土生土長,已步入耄耋之年,是吉澳劉村長的阿姨,故人人尊稱她姨婆。姨婆對吉澳有一份濃厚的感情,也是最為人稱許的吉澳旅遊大使,熱心向到來的遊客介紹吉澳的風土人情。下次造訪吉澳天后宮時,不妨探訪姨婆,聆聽她的小故事。

吉澳亦保留了天后誕傳統,每逢黃曆三月廿三日,村民均會在天后宮進行拜祭,然後舉行天后出巡儀式。另吉澳每十年舉行太平清醮,亦是吉澳的重要傳統文化之一。

吉澳天后宮前的姻緣樹。(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天后宮前的姻緣樹。(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天后宮前有一棵細葉榕大樹,相傳站在樹下,伸手可抓到剛掉下來的樹葉者,便可得到好姻緣,故當地人稱之為「姻緣樹」。

吉澳地質教育中心

吉澳地質教育中心位於吉澳天后宮旁,由村校改建而成,展示吉澳的岩石、化石標本和吉澳的歷史文物,加深對吉澳的認識。

吉澳自然步道

吉澳自然步道貫穿東澳、高地頂、中間澳和西澳,途經吉澳大街、吉澳漁村、漁村海濱、吉澳地質教育中心、姻緣樹和吉澳天后宮,全程約1公里,步行需時約1小時,其中前往高地頂一段為上山路段,較為吃力。在吉澳自然步道沿途可體驗漁村風貌和欣賞自然景色。

高地頂、高棚頂

從高地頂觀景台望向吉澳漁村。(陳仲明/大紀元)
從高地頂觀景台望向吉澳漁村。(陳仲明/大紀元)

從高棚頂望向吉澳漁村。(陳仲明/大紀元)
從高棚頂望向吉澳漁村。(陳仲明/大紀元)

高地頂和高棚頂均設有觀景台,可飽覽吉澳四周的景色,並從不同角度俯視吉澳漁村,景觀開揚,令人賞心悅目。

東澳灣、澳背塘

東澳灣。(陳仲明/大紀元)
東澳灣。(陳仲明/大紀元)

在東澳與中間澳之間有一條小徑,通往以前的吉澳公立學校,學校後方的通道可前往東澳灣。東澳灣面向大鵬灣,景色怡人。

從吉澳天后宮旁的小徑,接入澳背塘徑前行數分鐘,便來到澳背塘,那裏是一個風平浪靜的海灣。站在海灘上,靜靜地聽著微風和鳥兒的叫聲,特別寧靜和諧,頓時感到心曠神怡。

風平浪靜的澳背塘。(陳仲明/大紀元)
風平浪靜的澳背塘。(陳仲明/大紀元)

從高棚頂俯瞰風平浪靜的澳背塘。(陳仲明/大紀元)
從高棚頂俯瞰風平浪靜的澳背塘。(陳仲明/大紀元)

如何前往?

自2018年9月2日起,每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均有一班渡輪來往馬料水及吉澳、鴨洲。在馬料水渡輪碼頭(馬料水3號梯台)的開出時間為上午8時30分,約上午10時抵達吉澳,然後隨即開往鴨洲;中午12時自鴨洲回程,抵達吉澳後停留至下午3時30分再開出,至下午5時許返回馬料水。馬料水往吉澳的船程約90分鐘,吉澳往鴨洲的船程約15分鐘。渡輪的即日來回票價為90元,從吉澳往馬料水的單程票價為50元。◇

渡輪正在駛向吉澳。(陳仲明/大紀元)
渡輪正在駛向吉澳。(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公眾碼頭。(陳仲明/大紀元)
吉澳公眾碼頭。(陳仲明/大紀元)

遊客乘船抵達吉澳。(陳仲明/大紀元)
遊客乘船抵達吉澳。(陳仲明/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