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開始踏入升級再造(Upcycling)領域的設計師張瑋晉(Kevin),細緻觀察物料的特色,嘗試將聲光融入回收物品中,賦予原本要進入堆填區的廢物新生命──塑膠糧油桶化身為喇叭,電飯煲製作成單車響鈴,街市內的生果網編織成LED聖誕樹,社運中被遺棄的傘骨變成樂器拇指琴⋯⋯每一種升級再造物品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除了宣揚環保理念,還可以連結社區,甚至銘記歷史。

Kevin在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畢業後,進入了一間產品設計公司工作,發覺現實與理想背道而馳,似乎一切都是依賴包裝,沿用舊設計換上新外殼便聲稱是新產品:「產品設計好像很沒有靈魂,用一個比較漂亮的盒包住一塊零件就賣出去。我就想,怎麼將產品設計做得更加有靈魂一些呢?」為了重拾讀書期間內心的那團火,他決定以手作人的身份親手製作一些產品。

設計師是觀察者

Kevin的設計常常別出心裁,來到他的藍屋工作室,暖色調的木質設計有著懷舊歐洲風,二手木桌和膠桶改裝的櫈子,天花上的LED燈亦由單車輪改造,還有由可樂樽設計的吊燈,曾在米蘭設計展的香港館展出。工作室當中的木櫃都是由回收木箱改裝而成。他告知工作室中沒有一件物品是新買的,全部都是升級再造的產品。


天花上的LED燈由單車輪改造。(陳仲明/大紀元)
天花上的LED燈由單車輪改造。(陳仲明/大紀元)


可樂樽設計的吊燈,曾在米蘭設計展的香港館展出。(陳仲明/大紀元)
可樂樽設計的吊燈,曾在米蘭設計展的香港館展出。(陳仲明/大紀元)

談及設計經驗,他相信「觀察力」是最重要的:「設計師其實是一個『對眼』的角色,觀察能力很重要,去不同的地方找一些物料,將看起來沒有關係的功能結合在一起,重新使用被遺忘的物料。」他笑言自己四處「執垃圾」,嘗試將不同的物料改裝成有用的物品。只要用心發現,總能有一些驚喜。

工作室中的膠桶喇叭(boombottle)是Kevin的「成名作」,曾經設計過喇叭的他觀察到一間士多的店員拿著糧油膠桶出來,膠桶發出很大的聲音,他就想是否可以將其變成喇叭?他嘗試將喇叭設計與廢棄的膠桶結合,在2011年擺市集時發現頗受歡迎,更被邀請參與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9屆「DMY國際設計節」。


塑膠糧油桶化身為喇叭。(陳仲明/大紀元)
塑膠糧油桶化身為喇叭。(陳仲明/大紀元)

另一個頗受歡迎的作品則是由電飯煲內膽改製成的單車鈴,Kevin原想找物料做樂器,適逢在一次到訪回收廠時,發現電飯煲的聲音很好聽,便想到可以將其作為一個發聲的工具。Kevin找到了一位五金師傅,恰好他有一部棄置多年、用來造錶殼的衝機,可以將電飯煲壓成半球體,打磨並配上零件,變成單車鈴。Kevin的作品推出後,得到很多正面的反應:「人們的反應很正面,一來他自己需要,二來這個物料他自己使用過,他可以提供。環保這個話題有不同的想法,可以生活化去呈現的。」


電飯煲製作成的單車響鈴。(陳仲明/大紀元)
電飯煲製作成的單車響鈴。(陳仲明/大紀元)


電飯煲壓成半球體,打磨並配上零件,製作成單車鈴。(陳仲明/大紀元)。
電飯煲壓成半球體,打磨並配上零件,製作成單車鈴。(陳仲明/大紀元)。

「不是垃圾站」進藍屋

兩年前,Kevin進駐藍屋的工作室後不久,他到訪日本小鎮上勝町交流,這個小鎮的家居廢物分類多達45種:「他們45個回收桶没有很好的說明書,但是拍攝了很好的影片去教育大家,原來他們的回收站都是由街坊營運的。」Kevin受到此次交流活動的啟發,也希望在香港的社區內實踐。「怎麼可以做到人性化一些,不是擺個桶,你自己丟進去。」他與一班理念相同的街坊在藍屋建築群前空地建立起「不是垃圾站」,每個星期六堅持開站,透過垃圾回收和教育的方式,讓更多街坊參與其中。


Kevin與街坊們在藍屋建築群前空地開設「不是垃圾站」,透過垃圾回收和教育的方式,讓更多街坊參與其中。(受訪者提供)
Kevin與街坊們在藍屋建築群前空地開設「不是垃圾站」,透過垃圾回收和教育的方式,讓更多街坊參與其中。(受訪者提供)

兩年前剛剛開始「不是垃圾站」的運作時,街坊對「回收」的概念還較為陌生,如今已經成為習慣。Kevin描述,在疫情下「不站」停了一段時間,在三月重開時,街坊們非常高興,準備了大袋的膠樽前來回收。


街市內的生果網編織成的LED聖誕樹。(受訪者提供)
街市內的生果網編織成的LED聖誕樹。(受訪者提供)

「不站」也推動了很多社區、學校的活動,比如在前年的聖誕節,Kevin策劃將生果網結合LED燈變成燈飾,在藍屋及附近的街道掛起,非常有節日氣氛。去年亦受邀在觀塘一間中學校舍內設計了一棵LED果網聖誕樹,生果網都是透過「不站」收集而來。

對於Kevin而言,「不站」的教育意義最重要:「想喚起人們思考人和物料的關係,因為其實香港的(生活)節奏太快,買東西越來越便宜了。大家覺得東西爛了,給錢再買過,或者東西擺在這裏沒甚麼用,有負擔,大家覺得所有東西丟了最容易處理,大家不會理解物料怎麼生產,怎麼來到這個地方。所以透過升級再造,覺得可以將這些物料變成跟他有關係的,可以透過這個關係從而減少垃圾去堆填區。」

棄置傘骨化身姆指琴

2014年Kevin在「雨傘運動」金鐘佔領區看到有穿著校服的學生正在進行環保回收,那一刻他感到十分觸動:「小朋友都那麼熱心,我作為一個畢業幾年的大人,其實有甚麼可以參與的呢?」當他經過金鐘夏慤道時,看到街邊被丟棄的爛傘,便撿了一些回去研究設計產品。「我發現傘骨有彈性,可以彈出聲,就聯繫到非洲的拇指琴。」非洲部族在三千年前便有了這種傳統樂器,在森林中撿到的椰子殼上加上竹枝、鐵支,透過振動發出聲音,這個「改良版」的拇指琴則用傘骨和木酒箱製成。


2019年6月13日Kevin在金鐘夏慤道拾獲的雨傘。(受訪者提供)
2019年6月13日Kevin在金鐘夏慤道拾獲的雨傘。(受訪者提供)


社運中被遺棄的傘骨製作成樂器拇指琴。(陳仲明/大紀元)
社運中被遺棄的傘骨製作成樂器拇指琴。(陳仲明/大紀元)

去年6月12日「反送中」運動大遊行後,Kevin再次到訪金鐘夏慤道,眼見路上被丟棄的傘破損程度比以往更為明顯,催淚煙的味道更加濃烈。「這些傘我不應該當作普通的工作坊材料,希望更有紀念價值。」Kevin在雨傘運動五周年(去年9月28日)當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義賣拇指琴,為6.12人道基金、星火同盟等籌款。這一款拇指琴比以前製作的多了幾個音,可以彈到今次社運象徵性的歌。「那是我的專頁上引起最大迴響的一個帖子,接觸的人數達到20萬。從環境保育到社會運動,怎樣講述這件事聯繫身邊人,我們都說『We connect』,其實可以說出很多的共鳴。」

*********

Kevin常常認為古蹟的保育和他所做的環保回收有一個共通點,能夠在被保育的藍屋建築群內設立工作室,他認為很有意義:「原本被淘汰的建築物能夠重新活化,改善功能,比如藍屋建築群是1922年的建築,現在到了2020年還能繼續發揮作用。其實保育一棟大廈和回收膠樽有很多共同點,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把回收來的物品變成一個有意思的產品,繼續存在我們的生活中。」◇


Kevin工作室中的陳列櫃,擺放著他設計的部份升級再造產品。(陳仲明/大紀元)
Kevin工作室中的陳列櫃,擺放著他設計的部份升級再造產品。(陳仲明/大紀元)


Kevin工作室內用來升級再造的各種工具。(陳仲明/大紀元)
Kevin工作室內用來升級再造的各種工具。(陳仲明/大紀元)


能夠在被保育的藍屋建築群內設立工作室,Kevin認為很有意義。(陳仲明/大紀元)
能夠在被保育的藍屋建築群內設立工作室,Kevin認為很有意義。(陳仲明/大紀元)


Kevin工作室中的相片牆,記錄與客人的互動。(陳仲明/大紀元)
Kevin工作室中的相片牆,記錄與客人的互動。(陳仲明/大紀元)


Kevin認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把回收來的物品變成一個有意思的產品,繼續存在彼此的生活中。(陳仲明/大紀元)
Kevin認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把回收來的物品變成一個有意思的產品,繼續存在彼此的生活中。(陳仲明/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