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說,中共政府正在限制軍隊人員和重點國企員工使用特斯拉汽車,理由是擔心特斯拉汽車蒐集的數據可能導致國安資訊洩露。專家分析指出,中共大搞「戰狼外交」,以「擔心危及國家安全」為由打壓美國在華企業特斯拉,並藉機扶持本土企業。儘管近期轉任特斯拉「技術之王」(Technoking)稱絕不洩漏數據,恐也難逃「中國劫」。

馬斯克2019年1月進入中南海受到中共總理李克強高調接見,當時中美貿易大戰正酣。(AFP)
馬斯克2019年1月進入中南海受到中共總理李克強高調接見,當時中美貿易大戰正酣。(AFP)

中共限特斯拉使用 馬斯克承諾「保密」

3月19日,中國社交媒體傳出中共解放軍66389部隊80分隊向軍區大院發出的通知,稱「經過考察和實際測試,特斯拉品牌汽車裝有全方位攝像頭、超聲波感應器等一系列能夠暴露目標位置的技術裝置,為確保軍事秘密絕對安全,家屬院所屬區域禁止駛入和停放該品牌車輛」。

很快,中共網管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刪除該通知,中國數字時代網存有截圖。《華爾街日報》也間接證實這一消息。

3月22日《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說,中共政府曾對特斯拉汽車進行安全評估。中共官員認為,特斯拉可以通過車輛獲得各種數據,包括汽車何時、何地、如何被使用,以及駕駛員的個人資料。中共稱擔心某些數據可能會被送回美國,因而限制軍隊人員和重點國企員工使用特斯拉汽車。

3月19日,特斯拉方面回應稱,在中國市場出售的車輛均未開啟車內攝像頭,也未參與FSDbeta全自動駕駛測試。

據中國財新網發佈消息稱,馬斯克承諾會保密。特斯拉CEO馬斯克稱,不會利用車輛在中國從事情報活動。

特斯拉是智能汽車翹楚,配備攝像頭、具備強大環境感知能力的車輛與日俱增,中國有一些人士擔心會影響中國國家安全。

3月20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上,馬斯克針對中國的這種擔憂予以回應。「如果特斯拉用汽車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我們就要關門停業了。」馬斯克說,「所以我們有強烈的保密意願。」

中共對特斯拉打壓 被指配合戰狼外交

對此,旅美中國時政評論員石山說:「中共出於安全考慮限制特斯拉只是個藉口。作為電動汽車,特斯拉的這些功能不是現在才有的,所謂的『威脅』也不是今天才出現的。之前中共為何不擔心?而且恰恰選在中美外交會晤這個敏感時間點上擔心?很明顯這是配合中共的『戰狼外交』。」

另據美國財商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Mike Li分析,中共當年引進特斯拉就像引進蘋果手機一樣,是利用它們的技術和產業鏈,扶持中國本土新能源製造業。中共一向過河拆橋,特斯拉進入中國以來,已帶動蔚來、理想、小鵬等本土電動車品牌發展。現這些製造商羽翼已豐,中共當然不想讓特斯拉繼續發展壯大。

據中國大陸騰訊網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道,總部位於杭州的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即將推出高端電動汽車品牌Zeekr,以對抗主要競爭對手特斯拉。

Zeekr品牌隸屬於吉利汽車公司即將設立的電動車實體「00科技」(Lingling Technologies)。吉利計劃由「00科技」公司管理吉利旗下純電動汽車品牌,包括基於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生產的領克品牌,以及幾何電動汽車品牌等。

騰訊報道稱,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銷量迅速增長,吉利此舉旨在實現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書福長期以來的「雄心」,即製造「平治一樣」的高檔汽車,以對抗電動車市場龍頭特斯拉。

吉利全資擁有富豪集團,並持有丹拿9.7% 股權。

據特斯拉近期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文件,去年特斯拉在中國營收達66.62億美元,年增123.63%,佔特斯拉全球總營收21.12%,僅次於美國市場48.22%份額。

馬斯克失座上賓地位 遭中國本土「群狼」緊逼

兩年前,特斯拉在中國的第一座電動車工廠2019年1月7日星期一在上海破土動工。這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特斯拉免費取得地皮與豁免,也成為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設立的汽車公司。而在兩天後,馬斯克成為中共總理李克強新年伊始首場外事活動的主角,獲得中南海紫光閣接見的禮遇,李克強並稱要向馬斯克發放「中國綠卡」。馬斯克當年獲得超級禮遇的背景是中美貿易戰正酣,中共需要全力拉攏外企。

而兩年後,特斯拉的工廠已經建成並生產,明顯已被「套牢」,加上中美關係的變化,中共對待拜登政府露出「戰狼」牙齒,情況顯然發生了逆轉。馬斯克23日接受央視連線採訪時對中共「十四五」規劃大唱讚歌,稱對其中所承諾的低碳經濟與永續能源經濟「印象深刻」,稱自己「樂觀」看待中國的未來,中國正朝全球最大經濟體邁進,並在未來變得越來越繁榮,而「十四五」規劃將是達成這個榮景的重要階段等。

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電動車2019年受到熱情邀請進軍中國,到如今對中共大唱讚歌凸顯了跨國知名品牌在中國的「劫數」。

實際上中共不僅在國際上以「戰狼」姿態出現,在國內也頻繁使用「群狼」戰術來對待外來的巨型跨國企業。其做法通常是先用極為優惠的條件吸引跨國企業來華投資設廠或者「合作」,然後通過各種方法獲取對方的技術以及商業知識,然後通過本土大批企業聯合作戰的方式蠶食外來跨國企業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最終將外來的「老虎」趕出中國市場,甚至反噬對方在海外的市場。

據吉利汽車1月6日發佈的數字,吉利去年總銷量為132萬輛,連續4年成為銷量最佳的中國乘用車品牌。但吉利新能源汽車表現不如預期,去年僅售出6.8萬輛,較2019年大跌近40%。

除吉利外,蔚來、小鵬、理想也開始步步緊逼特斯拉,儘管去年12月,這三家電動汽車企業在中國的銷量加在一起只有1.9萬輛,仍低於特斯拉超過2.3萬輛的業績,但這三家企業較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均超過100%。特斯拉2020年在中國的銷量超過14.7萬輛,但隨著蔚來和吉利等中國本土品牌繼續分享銷量,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中國美商會:在華美企營收和盈利現歷史新低

儘管馬斯克高調稱看好中國的未來,但美企在華的經營遭遇逆風卻是現實。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3月9日發佈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受到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瘟疫及中美關係緊張影響,2020年,在大陸的美國企業只有56%有盈利,兩成企業面臨虧損。消費業更出現歷史上最嚴重的營收下跌,全年總體營收和盈利均出現歷史新低。

此外,12%受調查的企業認為投資環境正在惡化,約50%受訪企業認為中國投資環境正在改善,但是雖然對前景表示認可,有超過七成企業在2021年無擴大在華投資的計劃或僅增加不到10% 的投資。中國美國商會會長畢艾倫(Alan Beebe)對此表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確實看到對立的情況,(這些外企對中國投資環境)強烈的樂觀情緒並不一定會轉化為強有力的投資計劃。」

雖然有高達44%的受訪企業認為關稅並未影響商業計劃。但畢艾倫對此表示:「我認為,一種解釋是,在關稅保持不變時,這些公司已經對自己業務策略和營運模式進行了調整。」◇

2021年1月23日湖北省武漢市特斯拉門市。(Getty Images)
2021年1月23日湖北省武漢市特斯拉門市。(Getty Images)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