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赤柱古道的一隅,司馬文(Paul Zimmerman)笑臉盈盈地看著絡繹不絕穿梭其中的行山客,不時跟他們打招呼,詢問他們是否知道石拱橋的歷史,又耐心地為大家導賞。這位居港三十多年的荷蘭裔,目前也是南區區議員,視香港為他的第二個家,珍視一段段屬於香港的歷史。大半年來,他致力於發掘薄扶林輸水道、赤柱古道、筲箕灣古道的蹤跡,去信古蹟辦促評級,保育文物徑。

喜愛行山的司馬文,不時跟友人一起探索新路徑,走在行山徑上,他十分留意身邊的事物。去年聖誕節期間,他和友人走訪薄扶林道140號附近的輸水道,沿著石溪向瑪麗醫院方向走時,發現在連接水源的輸水道支柱上,仍清楚地保留數字「5」的痕跡。這一數字引發了他的好奇,他的直覺告訴他一定還有其它的數字。在追蹤數字的過程中,他發現一切並不簡單,這是一組古蹟,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9號輸水道並非孤立存在。「石橋」似有一股磁力,深深吸引著他,隨後的日子,他和友人繼續尋覓類似石橋,在赤柱古道和筲箕灣古道繼續探秘,連成一幅歷史圖像。

薄扶林輸水道、赤柱古道和筲箕灣古道在1888年香港島地圖上的位置。(司馬文提供/hkmaps.hk)
薄扶林輸水道、赤柱古道和筲箕灣古道在1888年香港島地圖上的位置。(司馬文提供/hkmaps.hk)

山徑間尋覓歷史遺蹟

南區區議員司馬文在過去大半年收集整理薄扶林輸水道資料,並在區議會上匯報,去信古蹟辦促評級,盼引起公眾關注,保育文物。(司馬文提供)
南區區議員司馬文在過去大半年收集整理薄扶林輸水道資料,並在區議會上匯報,去信古蹟辦促評級,盼引起公眾關注,保育文物。(司馬文提供)

跟隨司馬文從薄扶林道138號旁的樓梯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由麻石石板鋪設而成的行山徑,林蔭小路環境清幽,讓人一時反應不過來是走在輸水道的上方,唯司馬文提醒攝影角度,方看到了石拱橋和橋上的數字,這裏經過5、6、7、8及9號輸水道橋樑,遊人可以沿路步行至瑪麗醫院。

薄扶林輸水道9號橋樑,是目前整個薄扶林輸水道系統中唯一一座獲評級的設施。(陳仲明/大紀元)
薄扶林輸水道9號橋樑,是目前整個薄扶林輸水道系統中唯一一座獲評級的設施。(陳仲明/大紀元)

一座城市的發展,水務設施是重要的一環。於1890年落成的薄扶林濾水池,是香港最古老的濾水池之一,用作過濾薄扶林水塘的食水。司馬文描述,薄扶林輸水道(Pokfulam Conduit),建於1876至1877年間,總長約5.4公里,位於龍虎山西環濾水廠(West Point Filter Beds,現址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與阿彬彌貯水缸(Albany Tanks,現址為花園道頂)之間,這項工程改善了當時維多利亞城的食水供應。如今獲得評級的9號輸水道,只是這一水務系統的一小部份。翻查1888年的香港地圖,薄扶林輸水道已清𥇦地在地圖上標示出來。其中龍虎山西環濾水廠與阿彬彌貯水缸之間的路段,已成為後來的干德道,道路的英文名稱「Conduit Road」,反映輸水道的一段歷史。

有將近150年歷史的薄扶林輸水道,多座橋樑的結構狀況依然良好。(陳仲明/大紀元)
有將近150年歷史的薄扶林輸水道,多座橋樑的結構狀況依然良好。(陳仲明/大紀元)

根據司馬文的最新發現,目前已知的薄扶林輸水道有32座橋樑(至今發現最大的數字為32號),有一半的輸水道橋樑仍可找到其痕跡,有部份的輸水道設施因山泥傾瀉而消失或被沖毀,也有的輸水道設施因建造香港大學物業、瑪麗醫院的多個發展項目時消失。

近日被行山人士發現的薄扶林輸水道26號橋樑。(司徒永德提供)
近日被行山人士發現的薄扶林輸水道26號橋樑。(司徒永德提供)

近日有人再發現26號輸水道橋樑,專注香港歷史的網站Gwulo創辦人David進一步分析了當年水務設施的特色,工程師選擇在大多數較小的溪流之上建造橋樑跨越,但對於較大的溪流,他們則使用倒虹吸管(inverted siphons)的方式,水管從山谷的一邊向下走,然後再向上走,形成一個U型,底部有石柱承托,26號輸水道的位置正屬此例。後來,工程師又修建了新的混凝土橋來越過較大的溪流,並擴大了導管以通過這些橋,不再需要倒虹吸管,因此拆除了管道和虹吸井,只保留它們的支撐柱。現在,在這個遺址處還能找到支撐柱結構。

司馬文認為:「水務系統的發展史,也是香港的發展史,很有價值!小朋友若要學習這座城市怎麼發展,水務是很好的教材。」他希望當局能將薄扶林輸水道的整套橋樑、供水設施納入評級,反映古蹟的組合價值,促進保育,也讓更多人認識香港水務重要的歷史。

薄扶林輸水道5號橋樑。(陳仲明/大紀元)
薄扶林輸水道5號橋樑。(陳仲明/大紀元)

古道見證香港開埠歷史

司馬文從昔日的香港地圖中尋找赤柱古道的線索,配對發現的橋樑和疏水渠道位置。(司馬文提供)
司馬文從昔日的香港地圖中尋找赤柱古道的線索,配對發現的橋樑和疏水渠道位置。(司馬文提供)

翻查1845年的香港島地圖,觀察到一條連接筲箕灣與赤柱的道路在那時候已出現。司馬文在南區區議會上介紹筲箕灣古道相關背景,相信古道建於1846年,原為連接赤柱(大潭)至筲箕灣(西灣)的馬路,但其後古道多個路段已經荒廢,或因重建而成為今日部份的大潭道(Tai Tam Road)。據1888年的香港島地圖顯示,當時的筲箕灣道(Shaukiwan Road)從銅鑼灣到筲箕灣,再沿今日的柴灣道、大潭道一直到赤柱。今日的筲箕灣道(Shau Kei Wan Road),只保留了西灣河至筲箕灣的一小段而已。另一條建於1847至1848年的赤柱古道(Stanley Road),當時用作連接香港仔與赤柱,自從赤柱峽道(Stanley Gap Road)於1918年建成後,赤柱古道近赤柱的路段便逐漸少有交通往來,只繼續用作行人路,直至上世紀末已經荒廢。其它路段相信已分別併入淺水灣道(Repulse Bay Road)、香島道(Island Road)、深水灣道(Deep Water Bay Road)等。

赤柱古道近舂磡角道與赤柱峽道交界的一座石橋。(陳仲明/大紀元)
赤柱古道近舂磡角道與赤柱峽道交界的一座石橋。(陳仲明/大紀元)

赤柱古道近赤柱峽道與衞奕信徑交界的另一座石橋。(陳仲明/大紀元)
赤柱古道近赤柱峽道與衞奕信徑交界的另一座石橋。(陳仲明/大紀元)

赤柱古道上的石製疏水渠道。(陳仲明/大紀元)
赤柱古道上的石製疏水渠道。(陳仲明/大紀元)

跟隨司馬文走訪赤柱古道探訪古蹟,在舂磡角道至馬坑監獄的一段路上,仍保留著超過170年歷史的古蹟,他介紹沿途的兩座狀況良好的石橋及兩條石製疏水渠道,近日在社交媒體曝光後,該處也成了行山客的熱門「打卡點」。深水灣道與香島道交界附近也有一條石橋,相信於1847年建成。司馬文說,百年古道見證著香港開埠的歷史,是英治初期的重要道路,希望能夠得到政府的重視,將其發展成文物徑,進行小型維修,為公眾提供安全的行人路線,遊人不必行走危險的赤柱峽道就可以來往衞奕信徑及赤柱村,可以一邊欣賞風景,一邊認識古蹟和香港歷史。

赤柱古道自曝光後,近期已成為熱門「打卡」地點。(陳仲明/大紀元)
赤柱古道自曝光後,近期已成為熱門「打卡」地點。(陳仲明/大紀元)

司馬文期盼當局能修葺赤柱古道,將古道變成行山徑,讓更多人認識香港的歷史。(陳仲明/大紀元)
司馬文期盼當局能修葺赤柱古道,將古道變成行山徑,讓更多人認識香港的歷史。(陳仲明/大紀元)

行山人士在赤柱古道設置路牌,方便遊人前往。(陳仲明/大紀元)
行山人士在赤柱古道設置路牌,方便遊人前往。(陳仲明/大紀元)

深水灣道與香島道交界附近也有一條石橋,相信於1847年建成,同為赤柱古道上的其中一座橋樑。(陳仲明/大紀元)
深水灣道與香島道交界附近也有一條石橋,相信於1847年建成,同為赤柱古道上的其中一座橋樑。(陳仲明/大紀元)

昔日香港開埠初期,赤柱聚居人口相比港島其它地方多,當局開闢兩條馬路,一條連接筲箕灣,另一條連接香港仔,成為重要的對外交通網絡。(陳仲明/大紀元)
昔日香港開埠初期,赤柱聚居人口相比港島其它地方多,當局開闢兩條馬路,一條連接筲箕灣,另一條連接香港仔,成為重要的對外交通網絡。(陳仲明/大紀元)

筲箕灣古道同樣有類似的遺蹟,在大潭峽近港島徑第7段處,發現兩座石橋及一條石製疏水渠道。另外,大潭道近「新橋面」巴士站亦找到另一座石橋。司馬文表示,發現遺蹟的路段較為崎嶇,一般沒有行山經驗的朋友要做足準備,不應貿然探訪。

司馬文的研究還涵蓋筲箕灣古道,他近期在古道上已發現三座石橋及一條石製疏水渠道。(司馬文提供)
司馬文的研究還涵蓋筲箕灣古道,他近期在古道上已發現三座石橋及一條石製疏水渠道。(司馬文提供)

筲箕灣古道上的其中一座古橋。(司馬文提供)
筲箕灣古道上的其中一座古橋。(司馬文提供)

筲箕灣古道的其中一座古橋,就在大潭道近「新橋面」巴士站附近,從現有道路旁已可看到。(鄺嘉仕提供)
筲箕灣古道的其中一座古橋,就在大潭道近「新橋面」巴士站附近,從現有道路旁已可看到。(鄺嘉仕提供)

*********

目前所有的古蹟資料均已交予古物古蹟辦事處跟進評級。司馬文相信,薄扶林輸水道、赤柱古道、筲箕灣古道的古蹟都有相當高的保育價值,是香港人寶貴的文化遺產,尤其這些是活著的歷史,路段至今都有使用價值,當中的水務系統設施反映著前人的智慧,值得借鑑,是保護歷史文物、教育下一代的理想機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