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當局的「監管」下,大陸知名科技公司在過去幾個月內股價大幅下跌。阿里巴巴、騰訊等十家IT和高科技巨頭的總市值蒸發逾八千億美元,從2月高峰下跌30%。

《日經新聞》5月30日報道,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京東、快手的市值比2月17日下跌了20%至40%,總市值蒸發了5.1萬億港元(約6,630億美元)。

另外五家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拼多多、百度、陸金所、嗶哩嗶哩,以及網易遊戲的總市值,在同一期間縮水約1,500億美元。

以騰訊為例,上周二(25日)的股價相比今年2月累積下跌20%,周四(27日)公佈1月至3月淨利潤同比上漲65%,但當天股價仍收跌2.02%,原因是有消息說,騰訊被北京當局要求將金融相關業務進行整合,並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以便接受官方監管。

此前,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曾被「約談」。騰訊、美團金融、京東金融、字節跳動、滴滴金融、陸金所等十三家大陸金融科技平台曾於4月29日被集體「約談」,被當局要求「整頓」金融產品。

29日約談結束後,騰訊代表被單獨留下,接受監管當局進一步「窗口指導」。業界普遍預計,騰訊可能會步阿里巴巴的後塵。

阿里巴巴從2020年11月份開始被當局進行「反壟斷調查」,今年4月被重罰182億元人民幣,馬雲旗下的螞蟻集團被要求變成金融控股公司,由官方全面監管。當時市場預計,阿里巴巴被一系列「監管」後,其市值將大幅下滑。

根據上述十家科技公司的資料顯示,這些公司均在內部設有中共黨組織,並曾在公開場合宣傳。但是根據學者分析,北京當局的意圖是阻止民營企業發展、最終「國有化」。

在當局「約談」十三家金融科技公司之後,金融學者司令對自由亞洲電台分析表示,當局整改民營互聯網企業,除了切斷資金流,有利於國有銀行,還可以控制民間輿論以及限制民營經濟的發展,可謂一舉多得。

他說:「政府看來還是真的懼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因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有賴於它是否能夠得到資本市場強有力的支撐以及制度的配套,但不幸的是現在對於螞蟻金服、騰訊、阿里巴巴的全面打壓,標誌著國有經濟繼續佔據主導地位。民營經濟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浙江大學社會學學者陸鎮寧分析,一方面當局要對經濟比較活躍的互聯網領域「國有化」,同時也與中共控制民眾自由有關。

他說:「互聯網對於言論自由,對於民間的交流互動是比較有利的經濟形態,也是一種通信形態、自媒體形態,比如淘寶、微信、QQ等,這些平台不僅僅是交易及消費平台,它凝聚了大量的用戶。」「對於這樣一種能夠使民間連接起來,甚至凝聚起來的平台和力量,共產黨當然是會非常緊張,非常警惕。所以他們(當局)要更加全面、徹底的控制。」#

-----------------------

4.16 搶修復印 重返報攤
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譴責暴力 絕不退縮】
請支持大紀元: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