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注中國人權的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A. Cohen),9日在個人博客發文,批評加拿大籍法官麥嘉琳(Beverley McLachlin)留任香港終審法院法官。並斥外籍法官在重大有爭議案件中只是「名義上的存在」,會讓香港及海外民眾誤認為「香港法庭一切都繼續安好」。

孔傑榮在文中表示,公眾應提出以下問題:外籍法官是否參與了國家安全方面的案件?外籍法官在國安法案件中又擔任甚麼角色?例如在黎智英的保釋案?

對於加拿大有學者及律師質疑麥嘉琳在此時的留任,孔傑榮表示質疑聲音正確,麥嘉琳是向「強力沒收香港」的政權,借出她的光榮聲望。孔傑榮提出,麥嘉琳及她的白人男性外籍同事,會否分析及揭露香港法治被強加限制?

麥嘉琳日前接受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訪問時,解釋其留任決定,稱自己留任可守護香港法治。她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保證香港維持司法獨立,所以作出此「原則性的決定」。她又認為自己「有可能」處理「國安法」有關的上訴案件。麥嘉琳認為,若在北京壓制香港的時候離任,會造成傷害。她又解釋,若香港的司法獨立有變並有違她的原則,她便會辭職。

對此,孔傑榮在文章中表示,在香港,很多服務於較下級法院的外籍法官,是北京所施限制的主要承受者(Cope with Beijing’s restrictions),他們面對了更重要及更困難的處境。孔傑榮認為,將注意力聚焦在終審法院只會令問題的根本被轉移。

孔傑榮是美國著名的中國及東亞法律專家,前哈佛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現任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暨亞美法研究所共同主任。他長期關注中國人權。曾是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台灣前總統馬英九的老師。

「港版國安法」自2019年6月實施以來,終審法院已有兩名非常任法官離任,其中澳洲新南威爾士前首席法官施覺民(James Spigelman)於去年9月離任後向當地傳媒坦言,辭職是與香港國安法有關;另一位離任的是英國最高法院前院長何熙怡女男爵(Brenda Marjorie Hale)。今年6月英國傳媒引述何熙怡指,未能預計自己何時可來港,加上對「國安法」的擔憂,所以「不希望再獲委任」。

香港終審法院至今仍有12名海外非常任法官在任。@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bit.ly/2GoCw6Y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