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東京行動急診室》(Tokyo MER, Mobile Emergency Room) 中的主角喜多見幸太是一名緊急救護車的主任及醫生。他的使命是在危難當中盡力拯救傷者,不容許有死亡數字。因此在多次危險的環境下,如:樓房快將倒塌、洩漏易燃氣體,喜多見奮不顧身地拯救傷者。他同時鼓勵團隊裏一位新入職的醫生,製造機會讓她親自做手術。他從旁協助,使她提升自信。整個緊急團隊也受喜多見感染而樂於承擔零死亡的使命。

喜多見實踐的利他主義,現實中真的存在嗎?首先定義一下「利他主義」 (Altruism):「為他人的利益著想,或是為他人謀求福利的行為,即使沒有任何回報,即使自己身陷險境也在所不辭。它是一種無私的奉獻。」回到劇集,從表面看喜多見不顧自己人身安全而拯救陌生人,是純粹利他行為 (pure altruism)。但故事交代了他兒時與家人在美國受恐怖份子襲擊,父母因得不到即時的救援而死亡,只剩下他和妹妹。因此喜多見決心成為緊急救援的醫生,以彌補父母失救的陰影。藉著拯救傷者,內心得以舒緩失去父母的哀痛。同時他亦懷有一個控訴:美國當時缺乏救援人員而導致雙親死亡。在日本東京,由我來擔任此重要角色。他本身是一名醫生,拯救生命是他的責任呢。他能發揮自己的專業,提升自尊感。而且受到傷者的感激,受到同事的讚賞,自己的回報及得益也不少。因此他所表現的又不是純粹利他主義。

現實生活確存在利他主義,但多是互惠的。它早已存在人類基因,在大自然中確保人們互相幫助而增加生存機會 (1)。純利他主義確實非常罕見 (2),因為人們為著幫助別人而自我感覺良好,如:我是善良的人,或是感到自己能力高 (才可協助他人)。商家更為慈善捐款活動為貨品宣傳。顧客購買這些產品,便是間接幫助弱勢社群。同時為公司建立關懷社會的良好形象。@

注:
(1) Reuter M, Frenzel C, Walter NT, Markett S, Montag C.(2011) Investigat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altruism: The role of the COMT Val158Met polymorphism. Soc Cogn Affect Neurosci. 2011;6(5):662-668.
(2) Kendra Cherry (2021) verywellmind.com/what-is-altruism, searched on 14/10/2021

(編者按:本版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