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議會制度長期以來都只能說是半吊子的民主,正因如此,才會有政制改革的訴求及承諾。但九七主權移交以來,北京當局不願意實踐自己的承諾,既得利益階層不願意放棄其政治利益,親建制的反動力量就只知道唯權勢馬首是瞻。政制的長期停滯不前,根本就不能應對上升中的政治期望及越來越複雜的社會環境;體制及其造成的結果也越來越不公平;政府的施政效能也越來越令人失望;社會各界的民主訴求與制度現實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這些才是造成過去十多年政制爭議不斷的主要原因。

要解決問題,就要打破觀念桎梏,滿足社會的期望,實踐自己的承諾。但現在卻反過來要加強控制,甚至不惜倒退。這樣的做法只會令因為政制爭議造成的社會對立長期難以疏解,社會也只會更加撕裂。在北京及特區政府那種埋首沙堆心態下,所謂的「完善」選舉方法及改變選舉制度,是對本身已經不完善的制度作出另一次更嚴重的破壞,把制度本身僅餘的公信力及政治認受性進一步摧毁,根本就不是解決問題之道。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的提名期上周已經開始,至今已經接近尾聲,形勢也已經變得清楚,雖然正式的選舉還有個多月才進行,但結果已經是呼之欲出。將來的議會肯定會是一個嚴重倒退的立法機關,沒有可能有效履行一個立法機關應有的政治使命。

現代代議政制所謂的代議,就是透過一個公平、合理、普及的選舉制度,讓人民定期選出一個具有任期限制,有清晰權力範圍的議會,代表其選民行使公權力。代議政制的觀念,是要讓得到選民授權的民意代表市民制衡行政機關的權力;也要透過議會程序充分讓民意得以反映,不同界別的訴求從而也可以得到充分的闡釋及辯證。議會透過立法過程,制定及審議法案,議會程序,政策辯論,審批財政預算,批撥政府的財政申請,及檢視公共帳目,令政府在行使權力時不得不更加透明,更加問責!透過議會及其議政的過程,政府的決策及施政得到民意機關的最後確認,才算是獲得了政治上的認受性!

如果得不到這種政治上的認受性,政府的行政權威便難免受到質疑。沒有合理的,有代表性的審議及各種形式的政策及政治辯論,政府出錯的機會也只會更大,施政也更有可能不符合人民的期望。

香港現在這個特區政府的行政長官只是小圈子產生,議會的確認才會加強行政長官的施政權威。現在這個小圈子形式上人數是多了,但其實圈子更小,代表的範圍更狹窄。早前舉行的選委會選舉,不少參選的組織及機構根本不為人所知,而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專業組織、社區組織及團體卻被排除在外。將來選出來的特首,只會更令人質疑其代表性。

現在立法會換屆選舉的提名期未完,已經很清楚看到,這將會是一個嚴重倒退的議會。很多能夠取得五個界別足夠提名參選的,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怎能說有廣泛的代表性?這個情況在原本已經是小圈子選舉的功能組別都是一樣。就算以往較具有普及選舉性質的功能議席,例如社福界、醫學界、教育界,情況都是差不多。能夠在這些界別取得足夠提名票參選的,要不是在界別內知名度不高,就是沒有多少認受性的機會主義者。這個局面證明了兩周之前所說的,一個僭建出來得以延任一年的立法會所僭建出來的,所謂「完善」了的選舉方法,根本就只會令議會制度嚴重倒退!

有一個這樣的議會,政府可以為所欲為,把立法會視為只能配合其施政的橡皮圖章,完全失去了現代政治上所謂權力制衡及權力分割的基本原則。以後立法會通過的法案及財經撥款,肯定只會變成徒具形式的政治禮儀,完全沒有實質政治分工與權力制衡上的意義。這樣的倒退當發展,與「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原意背道而馳,也不符合《基本法》及回歸過渡期一再承諾了的「循步漸進,邁向普選」,變成了「大幅倒退,遠離普選」。

如此說來,選委會選舉也好,將來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也好,明年三月進行的特首選舉也好,不但不是完善了的選舉,還是嚴重倒退了的選舉!未來特區政府可以如何施政?◇

( 編者按:本版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鍾劍華|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

《拍遍欄杆說簫心》 蹊通大道步常前,莫懼塵紛霧靄兼。 拍遍欄杆誰能解,劍氣簫心自了然。
《拍遍欄杆說簫心》 蹊通大道步常前,莫懼塵紛霧靄兼。 拍遍欄杆誰能解,劍氣簫心自了然。

曾於香港理工大學從事社會政策、公共行政、及社會工作教育達30年。2021年退休後加入香港民意研究擔任副行政總裁。一直關心公共事務,積極投入社會。長期以公共知識份子的身份評議社會,倡議公義及變革。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