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俄羅斯軍隊的戰備情況以及是否進駐了烏克蘭領土,引發關注。周三(2月23日),美國、英國和拉脫維亞等國分別就各自掌握的信息發表了看法。

歐盟周三表示,周四(2月24日)將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烏克蘭局勢。

各國情報說了甚麼

五角大樓發言人科比(John Kirby)周三在新聞會上說,五角大樓相信「更多的俄羅斯軍隊正在進入」烏克蘭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

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是烏克蘭東部由分離主義分子控制的親莫斯科地區。普京周一(2月21日)簽署了法令,承認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

五角大樓發言人科比說,五角大樓無法非常具體確認進入這兩個地區的俄羅斯軍隊的具體人數,「編隊是甚麼,能力如何」,但表示五角大樓相信俄羅斯軍隊正在進入。

科比還說,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的軍事集結現在「處於隨時可以發動攻擊的準備狀態」。他強調,如果普京決定全面入侵烏克蘭,這將是一場「選擇之戰」,「不會不流血」。

一名高級國防官員在五角大樓舉行的簡報會上說,俄羅斯目前在烏克蘭邊境的軍事能力「接近100%」。五角大樓預計俄羅斯總統普京將下令進入烏克蘭。

該官員說,普京現在已經在邊境集結了啟動入侵烏克蘭所需的將近全部軍力。普京將「全方位的(戰鬥)能力」轉移到烏克蘭邊境,包括「重要的進攻性導彈能力」。

「他在黑海部署了二十多艘戰艦。其中大多數是水面戰鬥艦。」這位高級國防官員說,「他有巡航導彈能力;他有彈道導彈能力,他有裝甲車、大炮,當然還有步兵;他有特種部隊。」

國防部官員表示,集結在烏克蘭邊境的80%的俄羅斯部隊「處於我們認為的前沿位置,隨時準備出發」。

CNN援引熟悉此事的烏克蘭、美國和西方官員的消息稱,美國已向烏克蘭政府發出新警告,最新情報表明俄羅斯即將全面入侵。三位知情人士稱,新的警告是在基輔當地時間周二(2月22日)上午傳達的。

據一名北約軍事官員稱,北約盟國也得到了類似的情報評估警告,稱即將發生襲擊。這位官員警告說,「沒有人確切知道」普京將要做甚麼。

北約成員國拉脫維亞總理周三表示,俄羅斯軍隊已進入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

「根據我掌握的信息,普京正在向被佔領的頓巴斯(Donbas)領土轉移更多的部隊和坦克。」拉脫維亞總理卡林斯(Arturs Krišjānis Kariņš)周三告訴CNN,「根據任何定義,這是跨越一個主權領土進入鄰國。」

熟悉美國情報的另外兩名消息人士向CNN證實,自從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二發布命令向頓巴斯部署「維和人員」以來,實際上已經有更多的俄羅斯軍隊越過邊界進入頓巴斯地區。

據一位熟悉最新情報的美國高級官員稱,俄羅斯已經部署了一到兩個所謂的營戰術小組,這是俄羅斯的主要作戰編隊,每個小組平均約有800名士兵。

《大紀元》尚無法獨立核實頓巴斯是否存在額外的俄羅斯軍隊。

英國外交大臣卓慧思(Liz Truss)周三早些時候表示,「我們從普京本人那裏聽說,他正在派兵。但我們還沒有充份證據表明這種情況已經發生。」

烏克蘭控制的領土持續遭親俄羅斯分裂分子攻擊

烏克蘭國防部在其關於烏東違反停火協議的最新聲明中表示,截至周三下午5點,烏克蘭控制的領土已被烏克蘭東部宣布獨立的盧甘斯克共和國和頓涅茨克共和國炮擊了59次。

國防部說,一名烏克蘭軍人死亡,另一人受傷。

美國周三對俄羅斯實施了更多制裁。拜登總統宣布,對北溪2號公司及其公司員工實施新的制裁。這是一家為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規劃、建設和後續營運而成立的項目公司。北溪2號管道是從俄羅斯直接通過海底到達德國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管道,目前已經完工,還沒有運作。

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警告說,歐洲將對俄羅斯實施額外制裁,但指出歐盟仍希望就烏克蘭持續危機的「和平結局」進行進一步對話。

「第一批制裁很嚴重,他們(俄羅斯)會受傷。」勒德里昂說,「還會有其它制裁。」

歐盟周二表示,將制裁俄羅斯下議院杜馬的所有351名議員,因為他們投票贊成俄羅斯承認烏克蘭分離主義者控制的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的獨立性。#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