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有微需氧的特性,能生長在強酸環境下的胃部黏膜層,會產生尿素酶,分解尿素形成氨,以中和胃酸,在胃裏存活下來。多項研究結果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是造成某些胃部疾病的主因,所以做好防治刻不容緩。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途徑

幽門螺旋桿菌又稱為「幽門桿菌」,常見在胃、口腔牙齒牙菌斑、患者的糞便中,感染的途徑為手、口、糞便或唾液傳染。

人的雙手在日常生活中會觸摸到一些物品,最常見的就是共用滑鼠、鍵盤、杯子、湯瓢、自助餐夾子,或是電梯按鈕、馬桶沖水按鍵、門把、鈔票、銅板等,感染危機無所不在。所以一旦忘了洗手而直接進食,就有可能將幽門螺旋桿菌吃進胃裏。

幽門螺旋桿菌致多種胃病

臨床上發現,造成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胃淋巴癌的主因,就是幽門螺旋桿菌,它可以說是大多數消化道疾病的禍首。不過,感染不等於發病,因為大約80%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終其一生並不會有症狀。

感染者會增加胃癌風險?

這種感染通常發生在年輕時,當幽門螺旋桿菌進入人體胃部之後,開始生存繁殖,會造成急性或慢性發炎;經過數十年後,胃腺體萎縮或消失,或是被小腸型的上皮細胞取代,於是形成萎縮性胃炎,最後可能導致胃癌發生。

在胃癌的危險因子中,飲食因素包括不良飲食習慣、吃太鹹,或是喜歡吃煙燻、鹽漬、含硝酸鹽的食物等,所以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才能降低胃癌的發生。

非飲食因素則包括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炎、吸煙、胃切除術後、放射線暴露、血型A型、成人惡性貧血、生活壓力等,所以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只是罹患胃癌的協同因子之一,不需要太恐慌。

也就是說,並非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一定會得到癌症。因為胃癌是多重因素造成,只能說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日後胃癌發生率是未感染者的2~6倍;如果是已經從慢性胃炎發展成萎縮性胃炎,得到胃癌的機率就會上升到16倍之多。

出現四個症狀恐被感染

當身體出現下列4個症狀,很有可能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

1.消化不良

出現容易飽、脹氣、溢酸、腹鳴、大便不成形、排便不規律等消化不良的狀況。

2.口臭

口腔出現臭酸味。

3.容易飢餓、流口水

在排除是甲狀腺亢進、糖尿病之後,要考慮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4.上腹痛、身體消瘦

出現上腹痛、身體突然消瘦,或是貧血。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方法

利用下列2個方法可以檢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1.侵襲性檢查法

組織切片檢查:進行胃鏡檢查時,同時在胃前庭幽門處做組織切片,經由染色或細菌培養確定有無幽門螺旋桿菌。

血清學檢查:抽血檢驗,主要是看血清中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抗體。

2.非侵襲性檢查法

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如果患者不想做侵入性的切片檢查,可以選擇做此項檢查,這是最常用來檢測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法,準確度不亞於切片檢查。

糞便檢查:利用酵素免疫分析法,檢測糞便中的幽門螺旋桿菌抗原,準確度不如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但是執行比較容易,適合做大規模的篩檢。

感染者需要進行治療嗎?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需要進行治療嗎?其實目前醫界並沒有一定非要將幽門螺旋桿菌滅掉不可,它是可以與人體共存的,因為感染後並不一定有症狀,也不一定會出現胃痛。

不過,建議下列3種情況務必積極治療。

有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或是做胃鏡發現有慢性胃炎、胃潰瘍或萎縮性胃炎。

長期服用藥物如阿斯匹靈、消炎止痛藥等,容易導致胃潰瘍發生。

有胃癌家族史。

目前幽門螺旋桿菌採取「三合一療法」治療,主要為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加上2種抗生素,3種藥物每日服用2次,連續服用1~2周可達約80%的根除率。

治療後,醫師通常會以「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來確定幽門螺旋桿菌是否仍存在,如果第一線治療失敗,就會更換其它抗生素進行第二線治療,至於日後是否復發或再感染,則是取決於個人衛生和預防的功夫。

預防感染要注意三件事

預防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其實並不難,建議在生活上要注意3件事。

1.個人清潔

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如廁後一定要洗淨雙手,並保持口腔清潔。

2.飲食衛生

用餐時注意餐具的清潔,與人共餐應使用公筷母匙,以預防感染。

3.避免群聚感染

父母感染子女的機率比較高,例如:餵食孩子會先在嘴裏咀嚼一下,再餵給孩子吃,這是要積極宣導並要避免的感染途徑。◇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