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錦田郵政局斜對面的一家舊式餅店,每逢假日、周末都有遠道而來的客人專程拜訪,平日幫襯的有一批街坊熟客,飄香逾半世紀的懷舊忌廉筒至今仍受歡迎。這間老店在六十多年前已屹立在此,「勝發餅家」的新舊招牌交疊,白底紅字的舊式招牌訴說著店舖的歷史,店主蔡師傅年屆七旬,仍堅持每天回店舖打點事務,親手製造西餅,這裏是他踏入西餅行業的起點,也是他人到古稀之年的精神寄託,那種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堅持,或許是如今年青一代無法體會的。

歲月的痕跡爬上了蔡師傅的面龐,但他並不認老,搬起麵包盤來一點也不輸於年青人。(陳仲明/大紀元)
歲月的痕跡爬上了蔡師傅的面龐,但他並不認老,搬起麵包盤來一點也不輸於年青人。(陳仲明/大紀元)

「勝發餅家」在六十多年前已屹立在元朗錦田,這裏是蔡師傅踏入西餅行業的起點,也是他人到古稀之年的精神寄託。(陳仲明/大紀元)
「勝發餅家」在六十多年前已屹立在元朗錦田,這裏是蔡師傅踏入西餅行業的起點,也是他人到古稀之年的精神寄託。(陳仲明/大紀元)

歲月的痕跡爬上了蔡師傅的面龐,但他並不認老,搬起麵包盤來一點也不輸於年青人,他笑著說:「我的力有的,就是氣不夠,好多年青人都不夠我力氣大啊!你看這個麵包盤很重的,拿糖、麵粉去秤,都很重的。」蔡師傅提及,一包糖有30公斤,一包麵粉50磅,他認為做西餅師傅講求力氣,沒有足夠的體力都應付不來。

蔡師傅認為做西餅師傅講求力氣,沒有足夠的體力都應付不來。(陳仲明/大紀元)
蔡師傅認為做西餅師傅講求力氣,沒有足夠的體力都應付不來。(陳仲明/大紀元)

13歲做學徒 不怕吃苦步入西餅行業

1960年代初期,蔡師傅隨著父母來港,到元朗落腳。只有13歲的他就要出外打工幫補家計,親戚介紹他去勝發餅家做學徒,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做西餅的手藝。回憶當初,蔡師傅嘆了口氣:「初初都是做一些打雜的工作,抹下棚啊、做一些清潔,有時候幫忙看一下爐啊。做了一兩年後,才給你幫忙換麵包板、搓麵團,那時候學師工作的時間好長的,早上6點做到夜晚9點,15個鐘頭!這一行是這樣的,時間長,好辛苦的。」蔡師傅提到,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已經覺得很幸運,在那個年代,可以選擇的工種不多,沒有特別可以選擇的餘地,年少氣盛的他也曾一度想過轉行,但發現其它工作的技能都要從頭開始,轉行並不容易,唯有繼續留在西餅行業,腳踏實地生活下去。

六十年代在勝發餅家學師時,和蔡師傅一同學師的還有另外兩個同齡人,師徒四人睡在餅店的閣樓上,大家的感情很好。時光如梭,過去一同打拼的師兄弟也到了古稀之年,其中一位移民荷蘭,每次回港都會探望蔡師傅。三人學師,也唯有蔡師傅一人堅持到最後,至今仍留在西餅行業。

新舊招牌交疊,白底紅字的舊式招牌訴說著店舖的歷史。(陳仲明/大紀元)
新舊招牌交疊,白底紅字的舊式招牌訴說著店舖的歷史。(陳仲明/大紀元)

在勝發餅家工作八年後,當時的蔡師傅二十出頭,想跳出新界到九龍發展,那時他已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基本上可以獨當一面了。在九龍工作時他仍不斷汲取經驗,學習更高級的西餅製作工藝。打工一段時間後,他開始自己租舖開店,當起了西餅店老闆,當時他正是風華正茂的而立之年。過了不久蔡師傅的九龍店舖要續牌,此時勝發的舊老闆找上他,談起自己適逢年紀大了要退休,建議他繼承餅店繼續經營,他衡量成本後認為可行:「在九龍租舖要上萬元,在錦田才一千五百元,生意額大家差不多,不如回錦田了。」於是蔡師傅結束了九龍的店舖,回到自己熟悉的勝發餅家,一做就是幾十年。

店舖內仍保持著舊式裝潢。(陳仲明/大紀元)
店舖內仍保持著舊式裝潢。(陳仲明/大紀元)

招牌蛋撻、椰撻和懷舊忌廉筒。(陳仲明/大紀元)
招牌蛋撻、椰撻和懷舊忌廉筒。(陳仲明/大紀元)

招牌忌廉筒製作費心思 品質保證為經營之道

開西餅店,蔡師傅發現最好賣的麵包並非創新的品種,反而一些經典的款式,多年來一直都很受歡迎,比如雞尾包、菠蘿包、叉燒包、火腿蛋等等。忌廉筒更是店舖的招牌,蔡師傅談起忌廉筒的特色:「忌廉筒都是我們每天人手新鮮製造,外面很脆,裏面的忌廉很軟,鹹鹹甜甜的味道很受歡迎。」製作一批忌廉筒,從搓麵皮開始到製成品出爐,要花三個小時。如今市面上已經少有人製造忌廉筒,儼然變成了一種懷舊小食,蔡師傅分析箇中原因:「做忌廉筒好考工夫的,為甚麼現在外面少人做?因為工夫多,出貨少。」

小小的一個個忌廉筒,看起來精緻,背後的心思卻不少。(陳仲明/大紀元)
小小的一個個忌廉筒,看起來精緻,背後的心思卻不少。(陳仲明/大紀元)

蔡師傅樂於展示忌廉筒的製造過程,工序繁複,涉及多個步驟。麵糰分為油酥皮和水油皮,按照比例調好麵糰,搓皮的過程都講究技巧,麵糰搓揉得是否均勻,都會影響烤焗的質素。油酥皮和水油皮混合後要放入雪櫃冷藏一小時,然後是摺皮的工序,同樣要控制好力度,摺皮主要可令忌廉筒口感更有層次。接著在鎅條、掃蛋漿和捲忌廉筒後放入焗爐烤焗,取出後擠入由植物牛油打成的忌廉,小小的一個個忌廉筒,看起來精緻,背後的心思卻不少,若用同樣的時間來製造麵包,足可以做三倍的份量。除了手工方面的心思外,在用料上蔡師傅也一絲不苟:「用的麵粉、雞蛋都一樣上乘一些,工夫交得足,做出來的忌廉筒就好吃。」客人也能吃出蔡師傅手造的忌廉筒與別不同,長年不乏從離島、港島前來光顧的客人,餅店門外常常有客人排隊購買,最高峰時期一日賣出近1,400個忌廉筒。

蔡師傅展示忌廉筒製作步驟,圖為摺皮後的麵糰鎅條。(陳仲明/大紀元)
蔡師傅展示忌廉筒製作步驟,圖為摺皮後的麵糰鎅條。(陳仲明/大紀元)

麵糰鎅條後,需要人手捲忌廉筒。(陳仲明/大紀元)
麵糰鎅條後,需要人手捲忌廉筒。(陳仲明/大紀元)

捲好的忌廉筒要送入焗爐烤焗。(陳仲明/大紀元)
捲好的忌廉筒要送入焗爐烤焗。(陳仲明/大紀元)

街坊鄰里漸漸與蔡師傅成為了好朋友,這是讓他繼續做下去的動力:「這裏的人情味好濃,街坊個個讚賞,就越做越開心!」他記得疫情期間有一段時間生意很淡靜,當熟客知道後就跟他訂了大量的貨,幫助小店渡過難關,業主亦主動減租,讓他十分感動。

除了忌廉筒,蔡師傅也很注重其它麵包的質量,甚至常常親自試吃,確認出品良好才放心:「我自己都整天吃我們家的麵包,要試試看有沒有變質,斤兩做得足不足,都要測試的,要過了我自己這一關才行。」做麵包也講求經驗,為甚麼坊間有的麵包做得不好吃,他認為原因可能是用攪拌機做麵糰,控制時間和力度不到位,於是做出來的麵包質量就不好。他強調:「我們要堅持保持質素,質素不行就沒有人幫襯了。」

烤焗好的忌廉筒。(陳仲明/大紀元)
烤焗好的忌廉筒。(陳仲明/大紀元)

蔡師傅在烤好的忌廉筒內擠入由植物牛油打成的忌廉。(陳仲明/大紀元)
蔡師傅在烤好的忌廉筒內擠入由植物牛油打成的忌廉。(陳仲明/大紀元)

選徒弟條件守時願吃苦 即將退休交棒給年青人

多年來開店,蔡師傅都是親手製造西餅,既做老闆又做師傅,很少假手他人,多年來都沒有請到合適的師傅接手店舖事務。他感言:「我也找適合的師傅加入,但真的很難,有經驗的他自有一套做法,未必會跟我的做法去做。年青人不肯入行,這行太辛苦,請人難呀。」問及蔡師傅授徒的條件,他表示要求其實不是太高,只要能守時,做事有交帶,勤力,願意吃苦,就可以做好這份工作。幾年前,一位二十來歲的年青人願意跟隨蔡師傅學師,做到今日蔡師傅覺得他已經上手了:「現在差不多可以了,只剩下一些細微的部份還沒有達標,我覺得過多一兩年就一定上到位了,之後就交給他做啦。」

招牌雞尾包和菠蘿包。(陳仲明/大紀元)
招牌雞尾包和菠蘿包。(陳仲明/大紀元)

蔡師傅很欣賞他的徒弟,誇獎道:「請徒弟都要心水跟你一致的,我這個徒弟差不多可以當兒子了,跟兒子都沒有那麼多話可以講。」他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如今已經七十多歲,已經超過了退休年齡,留在餅店主要是個人興趣,但始終都要交給下一代接手,他相信徒弟會是個適合的人選。

*********

物換星移,歲月變遷,守著一甲子老店的蔡師傅,堅持一輩子只專注做好一件事,這種「匠人精神」在當下的社會已經買少見少。懷舊忌廉筒的製造背後,蘊含著老師傅那份對食物品質持之以恆的堅持。他盼望餅店交給下一代接手,將這一精神傳承下去。◇

「勝發餅家」的紙盒包裝。(陳仲明/大紀元)
「勝發餅家」的紙盒包裝。(陳仲明/大紀元)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