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是六四事件33周年,是《港區國安法》生效後第二個六四周年。本港新政治形勢下萬馬齊喑,天主教香港教區早前更表明,因同工憂慮觸犯國安法今年不會舉行六四追思彌撒。最新一期《公教報》刊出主教周守仁文章,慨嘆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由和言論空間看似減縮,令人感到有如在夾縫中生活。不過,他亦透露當接受主教任命時便已作出選擇,就如不少港人一樣選擇留下,寄語教友「接受這些轉變中的處境為現實,不代表要認同它」,即使在夾縫中同樣可以找到天主的愛和光。

去年12月4日就任天主教香港教區第九任正權主教的周守仁,將面對晉牧後首個六四周年。他當時形容六四事件是一個傷痛經驗,不希望再發生,亦會為亡者而祈禱,坦言「教會一直有為亡者祈禱,繼續為修和及共融祈禱,這些東西絕對可以。」當時,本身宣稱是天主教徒的特首林鄭月娥亦有出席晉牧禮儀。豈料,半年之後教區表明,基於前線同工以及部份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委員,對於舉行六四追思彌撒是否觸犯國安法而感到顧慮,因此決定不會如去年般舉行。

周守仁在教區旗下的《公教報》最新一期發表文章,題為「蓬勃成長於夾縫中」,藉著花卉或小植物在舊石牆和卵石街的夾縫中突圍而出生長的一個比喻中,感到造物主給生命帶來驚人力量之外,弦外之音提到本港近年自由空間收窄。

他指,感受得到本港、包括教會,越來越像在夾縫中長出來的生命,慨嘆以往享有寬闊的空間和言論自由,可以用各自喜歡的不同方式表達意見,「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由和言論空間,看似有所減縮。」

周守仁理解到港人「開始感到有如在夾縫中生活,感到緊張、焦慮、失望、灰心、沮喪、憤怒等等」,有人選擇移居其他地方生活,有人則持觀望態度,有人更是沒有太多選擇被逼留下。他透露自己的心態,就如不少港人一樣自願選擇了留下來,「當接受主教任命時便作出了選擇。」

他又寄語教友即使在夾縫中,同樣可以看到天主的愛和光,強調環境越為艱難,生命的抗逆力就越強大,「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限制生命綻放,給世界加添色彩、美麗和希望,在一些情況下,夾縫更會因而給撐闊了。」

周守仁直言,假若能夠正向地活出信仰,信仰就可以成為一台奇妙的引擎,在個人及集體層面上給予力量,形容「接受這些轉變中的處境為現實,不代表要認同它」,呼籲教友在處境轉變所帶來的張力中,運用創意,學習分辨出新的可能性,繼而向前推進,「未來所帶來的應許,會超乎我們的認知。」

他補充指,與其作一種「反應的文化」,互相催促對方即時作出反應,更應該反省和回應,容許內在空間分辨是非,更重要及有益,否則就「不能分辨上主的旨意,反過來容許催促者成為我們的神。」@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