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被批評成為「抗疫孤島」後,在與大陸通關爭持下,終於決定先走同海外通關的路,但同時正式引入類似大陸的健康碼制度。政府公布,今(9日)起,確診者會被區分為「紅碼」,從海外或台灣抵港人士,則會被區分為「黃碼」,雖然當局聲稱其他市民不會受到影響,但學者黃偉國分析,全世界再無入境檢測、隔離、裝手機軟件監視感染者和外來旅客,特區政府仍然這樣做,很明顯是作為控制香港人的手段,認為將「紅黃碼」加諸於香港市民身上,作為政治社會控制手段「指日可待」,形容是大陸「社會信用系統」的香港版,「只不過是用所謂疫情作為藉口實施」。

同時政府又公布,從周五(12日)起,放寬海外抵港人士檢疫安排為「3加4」,即3天在指定酒店檢疫和4天醫學監測;但不少評論均認為,在多國開放旅遊免隔離時,香港的措施不能吸引觀光及商務旅客。

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前助理教授黃偉國批評,新措施不合常識同邏輯,相比鄰近地區的措施,香港的新政策不能吸引旅客,包括11月的金融界高峰會及七人欖球賽。他分析,港府可能同中聯辦交代要開放香港,以挽救香港經濟,但又不敢施行與北京不同的政策,例如與病毒共存,故李家超「拿中間位」;但是現在特區政府用大陸一套失敗的防疫政策實行,「你不說他是政治社會控制,根本無別的理由說得通」。

他又認為,香港一方面計劃搞大型活動,但同時有限聚令,亦無吸引外國人來的氛圍,仍然有例如檢測、限制外出用餐等。當外國已經如常舉辦大型活動,但香港仍然如此多限制,反映李家超可能根本不想搞這些活動,「控制得一日的得一日、hea得一日得一日,繼續亂來得一日得一日」。

8月4日,美國媒體《彭博》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華爾街幾間最大的銀行已將豁免隔離作為高級管理人員參加11月「國際金融投資峰會」的先決條件。有銀行已經向香港官員表示,來自美國和歐洲的銀行高層只會在獲准豁免隔離的情況下才會參加峰會。

以疫情為藉口 實施政治社會控制

多間親建制傳媒早前放風,政府計劃放寬海外抵港人士檢疫安排,由現時的7天酒店檢疫,改為5天指定酒店檢疫和2天醫學監測的「5加2」,以至「4加3」。現時最後公布的是「3加4」。時事評論員仇思達調侃政府的期望管理相當成功,令部份市民覺得「皇恩浩蕩」,但他認為完全放寬才是最實際。

他提到「3加4」措施要配搭「紅黃碼」,仍然會令海外旅客卻步,當其確診即會「動彈不得」,「整個行程泡湯,為何他要來呢?」即使是「黃碼」的旅客,亦不能到食店堂食和到酒吧;「香港標榜自己作美食天堂,你不給他堂食」,加上西方旅客喜歡喝酒,「他有什麼旅遊的樂趣?」認為有「3加4」措施,觀光客亦不會來。

仇思達分析,「3加4」措施便利海外回港的香港人,令他們花少4天的檢疫酒店費用。另外,外資企業的駐港員工亦能受惠,但不包括非以香港為基地的商務旅客。

對於市民,雖然外遊的成本減少,但是仇指出,他們到外國後亦要檢測陰性才可以上回程機,一旦陽性則是「無妄之災」,被逼滯留,要一併更改機票、香港和當地的酒店安排,帶來額外的成本。

各方質疑「3加4」對海外旅客吸引力

仇認為下次放寬的時機是11月之前,「中共二十大勝利閉幕」,然後特區政府要舉辦2項國際活動「打響頭炮」,屆時可能是「0加7」或完全開放。

資深評論員吳志森亦懷疑,新加坡現在可以免檢測免隔離入境,反問「香港還有什麼吸引力呢?」他分析香港沒有獨立自主的防疫政策,「要跟大陸」,認為香港放寬是大陸的指示,因為大陸經濟現在「死得」,失去香港作為窗口會「死快點」,故要快快開放香港,希望香港能夠繼續為大陸生金蛋。

網民:政府永遠都是一步一步來 下一步社會評級

當局稱,「紅黃碼」用於確診者及從海外或台灣經機場抵港人士,其他市民可繼續使用原有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證;不過有不少網民認為,新政策終會推展到全港市民都受健康碼限制:「當初安心上路(安心出行)夠話自願安裝,打疫苗自願,七成人打針可放寬限眾(限聚令),現在怎樣呢?」又有人認定「紅黃碼」會擴展,「我就不信黃碼只是給從外地返港的人,遲點隨時給强檢的人。Wait N See.(放長雙眼)。」

另有網民說,「他們(政府)永遠都是一步一步來,不接受就更改包裝。其實林太(前特首林鄭月娥)推疫苗時都是用類似手法,根本同出一徹(轍)。首先引入健康碼,之後就是社會評級。香港正步入全面赤化了。」

亦有人質疑新政策的目的「檢疫是假,紅黃碼監控及裝安心出行(即可取得旅客手機所有資料)才是真」。@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