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classic,classism)一詞,含有傳統的、典範的意涵,通常是指來源於古代希臘、羅馬藝術美的價值或風格。最早用於文學,十七世紀以後才運用在美術上,當時的學院普遍認為古代希臘羅馬的藝術已為未來立下典範,如文藝復興也是受到古藝術的啟發,才從中世紀的不成熟走向藝術的鼎盛。所以「古典主義」或「新古典主義」,都是指受古希臘、羅馬文學、美術、建築等藝術影響的思潮、審美觀和藝術風格,其特徵在追求完美與永恆的價值,強調理性、秩序、明晰,形式上偏好結構的單純、平衡與比例的整體諧和;精神上則崇尚尊嚴、高貴、平和等內斂性質。

「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在十八世紀中葉興起於羅馬,風潮所至涵蓋繪畫、雕刻、建築、文學、戲劇和音樂等不同領域,甚至連陶器、傢私、紡織品等工藝,都受到影響。究其成因則有天時、地利環境和人文制度等條件,如龐貝等古城出土引發的「仿古」熱潮、美學家溫克爾曼等對古典精神的推崇,在學院制度中對專業嚴格訓練的堅持和傳承,以及後來拿破侖的大力倡導等等,都是促使新古典主義高度發展的重大因素。

龐貝等古城出土 引發研究熱潮

十八世紀中葉,意大利的兩個古羅馬城赫克拉寧(Herculaneum於1738年)與龐貝(Pompeii於1748年)相繼被挖掘出來,引發各界研究古代文化熱潮。

龐貝城位於意大利那不勒斯(Naples)東南,西臨那不勒斯灣,北靠維蘇威(Vesuvius)火山。這座城市始於西元前八世紀前葉腓尼基人的開發,到了西元前七世紀,希臘人趕走腓尼基人繼續統治,到被納入羅馬屬地、西元前87年成為羅馬的自治城市,人口約兩萬。西元63年,維蘇威火山發生過強烈地震。正當龐貝居民由震災逐漸恢復之時,西元79年8月24日中午,維蘇威火山又突然噴發,熔岩落地時凝固成石塊,覆蓋火山附近地面,岩漿奔流,所經之處盡成焦土;接著又下暴雨,挾帶著石塊和火山灰泥流,將龐貝城整個埋沒。

一千多年來,龐貝城逐漸被遺忘在維蘇威山腳五至六米深的地下。歷史學者在查閱羅馬古書時,知道有個龐貝古城,但難以知曉它的遺址。1599年,建築師封塔納(Fontana)在建造、挖掘水道工程時,發現了龐貝遺蹟;十八世紀初,意大利農民在維蘇威火山西南八公里處修築水渠時,曾挖出一些古羅馬的錢幣,以及雕琢過的大理石碎塊;1738年,與龐貝同樣遭遇的古城──赫克拉寧,被發掘出來;1748年,人們在附近挖出一塊刻有「龐貝」字樣的石塊後,龐貝被重新發現,同時開始正式挖掘。持續至1860年,由考古學家指揮領導,對龐貝古城進行有系統、大規模的挖掘工程之後,使整座龐貝古城得以重見天日。

龐貝城內面積1.8平方公里,石砌城牆四周長4.8公里,設有七座城門。被挖掘出來的物品,皆顯示深受古希臘文化影響。而希臘人於此地,所曾留下的建設與文化影響,亦可由城內壁畫得知。這些壁畫和遺蹟,除了顯示出當時羅馬帝國的發達富裕,工藝精美成熟之外,卻也深刻反映了人們沉溺酒色、驕奢淫靡的風氣。龐貝不是逐漸沒落廢棄的城市,而是突發的天災瞬間摧毀的昨日繁華。遺蹟中甚至保留了當時的真實景況,包括被熔岩瞬間凝固的掙扎人形……如此慘烈的景象彷彿上天給人「道德沉淪招致天譴」最真實的警示。

赫克拉寧、龐貝古蹟的挖掘中,真實古物相繼出土,吸引了全歐學者探訪意大利,並把其發現紀錄成書出版。1750年代,正當歐洲各國對洛可可風格的虛浮、享樂與甜膩開始反感之時,這些古代藝術中的簡樸理性風格重新受寵,一股對出土文物的模仿熱潮於焉興起,特別是在工藝品與繪畫上,處處可見。(註一)

龐貝城的《帕喀俄.普羅科魯斯夫婦肖像》(Pompeii, House VII, 2, 6,Paquius Proculus and his wife)濕壁畫(fresco),西元一世紀。國家考古博物館(the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Naples),那不勒斯(Naples),意大利。(公有領域)
龐貝城的《帕喀俄.普羅科魯斯夫婦肖像》(Pompeii, House VII, 2, 6,Paquius Proculus and his wife)濕壁畫(fresco),西元一世紀。國家考古博物館(the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Naples),那不勒斯(Naples),意大利。(公有領域)

溫克爾曼對古典精神的推崇

德國的學者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年)於1755年在德勒斯登(Dresden)發表《關於模仿希臘作品的繪畫與雕刻之思考》(Gedanken uber die Nachahmung der griechischen Werke in der Malerei und Bildhauerkunst),推崇希臘美術理想、高貴、單純與靜穆之美。他又到羅馬研究古代文化八年,全心鑽研古代希臘、羅馬藝術史,於1764年在其著作《古代藝術史》(Geschichte der Kunst des Altertums)一書中,闡述古代文化之特質及發展過程,帶動美術界和社會對古代美術、藝術表現的重視和研究。他相信古典藝術具有「高貴的樸實與莊嚴感」,並主張藝術家無論在道德或美學上,對作品都應抱著誠實的態度。1784年,法國畫家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年)創作了《荷拉斯兄弟之宣誓》,表現羅馬建國之初,荷拉斯三兄弟在父親面前宣誓捍衛羅馬的故事,正是對溫克爾曼主張的一種回應。

《荷拉斯兄弟之宣誓》(The Oath of the Horatii),1784年,大衛,油彩、畫布,330 x 425 厘米 羅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公有領域)
《荷拉斯兄弟之宣誓》(The Oath of the Horatii),1784年,大衛,油彩、畫布,330 x 425 厘米 羅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公有領域)

與新古典主義大約同時期的啟蒙運動(註二)和理性主義溶合成一個較長時期的文化運動,當時的知識份子主張邏輯、清晰、單純與道德,對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藝術充滿緬懷復古之情,也希望回返到古代當時的美學,與新古典主義的理念不謀而合。@(待續)

註釋:

註一:除了龐貝等古城的啟發,另有古文物的發現。1820年4月8日,愛琴海希臘米羅島上,農夫約爾哥斯(Yorgos Kentrotas)父子在田地附近,挖掘出一尊用希臘最名貴的巴羅斯大理石所雕刻的、希臘神話中被稱為阿芙羅黛特(Aphrodite)的維納斯雕像,此雕像正面稍稍內傾,結合另外製作、圍著衣裙的雙腳,體態輕盈、優雅。左腳小步跨前,重心落在身體右側,眼睛凝視遠方,自然流露古典、柔和的動感。

法國領事之前曾受命:「一發現古代藝術品,可即時購入。」所以當法國代理領事路易.布瑞斯特一得知《米羅的維納斯》出土,立即報告總領事,又快速轉達法國駐君士坦丁堡的公使。於是,正當土耳其船隻正準備運走維納斯雕像之際,法艦「拉.修普烈多號」趕到,將雕像攔截下來,帶回法國獻給法王路易十八,再贈給盧浮博物館,盧浮博物館曾將雕像送往世界各地展覽。《米羅的維納斯》在被運至盧浮博物館但還未公開展示之前,大衛便已向館方提出申請,希望能夠臨摹雕像。後來大衛因為拿破侖失敗遭流放,他的學生葛羅(Antoine-Jean Gros,1771—1835年)轉託其學生德貝(Auguste-Hyacinthe Debay,1804—1865年)完成這一心願。儘管《米羅的維納斯》雙臂失落,然而雕像的端莊與高貴氣質卻無與倫比。當時考古學家和藝術各界嘗試了各種復原構想,都無法盡表其完整的理想典型之美。

1863年,法國駐安德.諾普爾的領事查理.尚普瓦索(Charles Champoiseau),在愛琴海希臘薩摩塔克(Samothrace)島上的一所大教堂遺蹟後方,發現了《有翼的勝利女神》雕像。這尊原來豎立於露天劇場最高處的雕像,也被送往羅浮宮博物館收藏。希臘語Nike即勝利女神,象徵著「海上的勝利」。此雕像頭部已失落,然而其正面迎風、昂然挺立的軀幹和高舉的雙翼,不僅流露出健壯剛毅的律動美,更具有一種神聖威嚴的迫人氣勢。向後飄揚的衣褶,反映出海風的強勁和周圍環境的空間關係;流動的線條和靜謐高貴的體態形成強烈對比。有關此尊雕像的年代,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是西元前190年代的;有的認為是西元前五世紀馬其頓王為了紀念海上勝利、或為保佑航海平安而作。從石材與雕鑿痕跡來看,可能更古老。

註二: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思潮包括:思想方面有三權分立與主權在民等思想,批判專制政體,而有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的爆發;經濟方面有阿當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的經濟學說;政治方面,部份君主脫離絕對專制走上開明專制;藝術方面,有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等風格的表現。#

(轉載自《藝談ARTIUM》https://artium.co/index.php/zh-hant/node/62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