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間專營巴士公司獲批准下月18日起加票價,平均加幅由3.9%至7%。運輸及物流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公開5間巴士新的車費等級表,當中有69條路線加價達1元以上。另外該局局長林世雄昨早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會積極研究增加巴士非票務收入。

根據當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顯示,5間巴士新的車費等級表。其中城巴(專營權二)機場及北大嶼山路線,共有18條線加價金額超過1元。撇除通宵路線及嶼巴假日收費外,加價金額最多為城巴來往鴨脷洲至機場的機場快線A10線,加價2.3元,收費高達至50.3元,加幅約4.8%。

城巴(專營權一)則有7條路線加價超過1元,當中6條屬於「旅遊、通宵及特別服務」,餘下一條是B8線,來往大圍站及香園圍口岸,加價1.1元至16.1元。

至於新巴,有3條路線加價超過1元,均是「旅遊、通宵及特別服務」。

九巴方面,則有14條線加價多於1元,其中3條線是與城巴或新巴聯營,另有4條屬於「旅遊、通宵及特別服務」,有5條是馬場巴士路線,餘下2條是過海路線P960和P968 ,分別加價1.3元和1.4元。

嶼巴方面,有16條線加價多於1元,其中一條是B2路線,加價1.2元至14.1元,加幅約9%;另有2條普通路線11號線和A35號線分別加價1.2元和1.5元。

龍運則有14條路線加價超過1元,包括12條機場巴士路線和2條「旅遊及特別服務」路線。

研巴士站設自動售賣機
要與地政署產業署等協調

巴士公司獲批的加幅低於去年申請的加幅。林世雄昨早在電台節目表示,巴士公司申請時正值第五波疫情,政府考慮到今年恢復通關、乘客量反彈及未來成本及收益,經評估後得出今年的加幅。

林世雄提到,巴士公司的經營成本架構缺乏彈性,員工薪酬可能佔營運開支五至六成,油價亦佔一部分成本,認為巴士公司營運艱難。被問到今次票價加幅低於巴士公司提出的加幅,會否意味著巴士公司很快又申請加價,林世雄認為要視乎巴士公司的收益,又表示社會正在復常,相信巴士公司的收益會較疫情下有改善。

被問到增加巴士非票務收入,林世雄表示會積極研究,例如巴士車廠的電動車充電設施開放讓其它商用車輛使用。至於在巴士站設置自動售賣機或集運用的儲物櫃,林世雄指涉及土地的使用,局方會與相關部門如地政署、產業署等協調。他又表示不會就非票務收入和票務收入的比例「劃線」。◇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