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富裕及先進社會,其發展大致都經歷過相若的發展規律。早期的發展,一般都要從一個比較低階的、較原始的經濟結構起步。這種早期經濟的主要特徵是要透過密集的勞動力,加上要容忍勞動強度比較大的工作環境,度過了一個較低水平及普遍貧困的階段。

到經濟條件改善,甚至達到經濟起飛水平,人民的生活情況才有所提升,經濟結構也隨之轉型。到了這個普遍生活較為安穩的階段,整體性的教育水平會提升,家庭及個人也開始有條件、也有意願投放更多資源及時間於教育。社會也會透過投資於教育及各種人力發展策略,來逐步提升整體的人口質量。

這些做法整合起來,就會為推動下一個階段的經濟結構轉型創造條件與動力。最終誰成功,誰落後,過度到甚麼經濟形態或經濟發展路徑,當然還要視乎很多因素;不同的地區及國家,在發展水平上自然也會有差異。

但在這個過程中,政策性的人力資源開發是否能夠產生效果,能否提升普遍的教育水平,是否可以透過其它政策來合理配置整體的勞動力,以適應及利用各自的獨特地理及社會環境、基礎條件等等,都是一個社會經濟能否持續有發展,產業結構能否不斷更新突破,人民的生活能否持續改善的前提。

香港社會其實也大致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在英國殖民地管治下,政府在70年代開始推行強制性的普及教育,香港一般民眾的教育機會不斷擴闊,為香港的經濟起飛提供了條件。直至1997年主權移交之前,香港的教育體制都在逐步變得開放多元,與一般所理解的殖民地教育不完全一樣。

社會整體的教育水平持續在提升,專上教育的門路雖然仍然相對狹窄,但起碼是在不斷擴大發展。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為了挽留人才及填補因為兩次移民潮流失的人才,大專教育的拓展還極之急速。

有人批評當時的教育比較功利取向,被短期的經濟利益及人力市場的需要來主導,沒有像許多西方發達國家般推行多元的博雅教育,沒有多少空間讓學生在背誦之外培養多元思維及批判思維能力。

這些批評當然也不失是事實,但整體而言,當時香港的教育仍然能夠兼收並蓄,基本上沒有嚴重的意識形態控制,也沒有明顯的教條主義。加上公民社會逐步發展起來,言論的自由、蓬勃的傳播媒介、多元的社會文化,都補充了正規教育的不足,令香港成為一個多元開放的自由社會。

這種社會,正是為一個以專業服務為本,建立現代的金融財經體系,成為國際服務及經濟活動中心需要的基本條件。

到了今天香港主權移交之後26年,香港的教育制度不進則退,還要自殘新世代的腦袋,把在中國大陸那套教育觀念移殖香港,根本就是自己破壞香港社會發展的根基。中共推行的那套教育,從世界教育的發展潮流來看,可以說是十分反動力的,根本就與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格格不入。

今天能夠在世界經濟執牛耳,在專精技術、創意產業領先的,無一不是以「博雅教育」的理念來發展其自身人力資源的國家。在歐美最富裕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典、挪威、芬蘭、丹麥、荷蘭、法國,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採取這一套人力發展策略。

中國雖然名義上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創意產業上,遠遠落後於在歐洲小國寡民的瑞典,挪威、芬蘭、丹麥,荷蘭等國。原因正是長期以來為了要達到政治控制的目的,教育內容充滿了教條主義,教育是一套典型的意識形態工具,首要目標是要達到思想控制的效果。正因如此,中國政府可以訓練大量技術人員,但在創新領域,卻從來不能超越歐洲及北美的水平。

直到今天,就算經歷了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大陸基本上仍沒有甚麼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意產業。相對而言,人口只有幾百萬人的丹麥、芬蘭、瑞典等等,他們在產品設計、文化產業、創新工業技術、甚至在火箭引擎工業方面都可以領先世界。

現在就連美國都要向瑞典買火箭引擎,也要向荷蘭買高階晶片的光刻機。原因正是這些國家透過自由開放的教育體制,令千多萬甚至幾百萬的人口已經足以形成一個充滿創意及靈活性的高端人才庫。

相比上面提到這些人口只有幾百萬至二千萬的國家,中國這個號稱有14億人口的大國,為何現在經常要投訴被西方社會在某些高端領域卡脖子?原因顯然就是在於就他們自己沒有辦法培養出這樣的人才。情況就如同就算有14億人口,但就連要培養出一隊有十多人而足以在亞洲足球拔尖的球隊都沒有辦法一樣。

近20年,隨著中國國家的財政實力加強,甚至可以透過派更多人去海外留學,又有更多年輕人去到西方自由國家讀書,讓中國有能力吸取外國的先進知識,儲備一批能夠掌握高端技術的人才。

中國政府近年也積極向海外挖角,以高薪厚祿邀請各個尖端領域的專家來到中國去培訓他們的團隊。但在自主研發方面,在突破原有技術方面,在發展創意產業方面,中國始終沒有多少突破,原因正是經過長年的思想箝制,在中國大陸的所謂尖子,始終未能超越某些臨界點。

中國相對於這些自由民主的西方國家,在經濟上的優勢是人口夠多,國內的資源豐富,形成了一個龐大到全世界難以忽略的市場,也因而在世界的產業鏈上有一定的重要性。

但如果講到發展水平,中國的人均GDP,在國際貨幣基金會最新公布的2022年排名中,只是第68位,其數額還未去到全球的平均數。如果與排名20的香港相比,也只及香港的¼左右。

這足以證明,中國大陸推行的那種教育,除了扼殺個人智慧的發展空間之外,也是對整體社會的人力資源開發及智能拔升造成嚴重的損害。在被其它國家卡脖子之前,這樣的教育其實已經在自己卡死新世代及整體人口的腦袋。

特區政府現在說要搶人才,首先原因是有大量香港原本有的人才正在流失,很多來到香港找機會的海外人才也離開了香港。不去挽留這些人才,用現在這個所謂「高才通」方案搶來的所謂人才,原來主要也只是那些比今天的香港新世代更早就被扼殺了獨立思考能力及自由意志的大陸人民,看不到只吸納這種人才可以如何在短期內扭轉香港今天面對的困局。

更大的災難,還在於現在這個政府還在致力摧殘香港原有的教育制度,從較為開放多元倒退至充滿扭曲及教條主義,把教育變成充滿教條主義的意識形態控制。

這樣的教育,只會卡死新世代及整體人口的腦袋。一方面要搶一些與香港需要不對應的所謂人才,另一方面就不斷糟蹋自己可以培養的本地人才,香港未來的發展前景,怎會不是陰霾滿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