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周三(8日)在不記名表決下,三讀通過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是自2004年來,首次不記名下通過預算案。本報統計發現,第七屆立法會2022年上任後至今年4月,通過57項政府法案中,僅有8項法案在三讀階段,以記名表決通過,比例僅14%,是近幾屆立法會的最低。學者黃偉國認為,不記名表決意味立法會是殘廢的議會。

今年的預算案經過約14.5小時辯論,到表決時沒有議員提出要記名表決,於是舉手三讀通過《2024年撥款條例草案》。

現場片段顯示,當時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籲贊成的議員舉手,在席的議員即舉手,籲反對的議員舉手時,沒有人舉手。

梁於是宣布認為議題獲在席議員以過半數贊成,宣布議案獲通過。

根據《立法會議事規則》,當有待決議題要表決時,立法會主席或全體委員會主席須根據其判斷,說出其是否認為出席會議的議員中,贊成該議題者達到所規定的多數;議員可要求就待決議題點名表決(或稱記名表決),立法會主席或全體委員會主席就需命令會議進行記名表決。

事實上據《明報》2023年1月到8月的統計發現,有三分之二的政府法案表決時,在席參與表決議員人數未過半數,即未達全體議員50%的法定門檻。

值得一提,早前稱憂慮香港要「借貸度日」,表明會投反對票的選委界議員何君堯,表決時不在會議廳。另外,過去兩年預算案均投棄權票的新思維狄志遠,今次轉為支持。

香港文化研究及政治學獨立學者、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前助理教授黃偉國向本報直言:「等於『政府亂使錢,議員照贊成』一樣,即等同於一個殘廢的議會、殘廢的體制」。

建制派亦曾要求 記名表決今無蹤

2020年11月,民主派抗議中共取消4名民主派議員資格,總辭離開立法會後,2021年4月《財政預算案》三讀時,非建制派、「熱血公民」議員鄭松泰要求記名表決。

當時40人贊成,鄭松泰投下唯一反對票,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則投下唯一棄權票。

當年預算案大幅提高股票印花稅率三成,張稱不支持政府提高印花稅率,認為會削弱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損害本地中小券商的營商環境,對政府完全不考慮業界意見,表示遺憾。

回顧再前一年(2020年)、反送中運動爆發後的首份預算案,16名民主派議員合共提出的124項修正案中,只有52項獲批准提出。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早已劃線,要在當年5月14日的會議三讀表決。當年三讀時,是由民建聯議員陳克勤要求記名表決,並以42人贊成,23人反對,1人棄權通過。

中共閹割香港選舉制度後,2022年清一色的立法會中,當年的預算案在5月4日三讀時,狄志遠要求記名表決。當年贊成的有87人,無人反對,棄權1人,狄志遠投下唯一棄權票。

到2023年5月三讀預算案時,同樣由狄志遠要求記名表決,當年贊成的有82人,無人反對,棄權1人,狄志遠亦投下唯一棄權票。

政府追加數百億撥款 不記名照常通過

第七屆立法會自2022年上任後至今年4月,已經通過57項政府法案。翻查資料,當中僅有8項法案在三讀階段,以記名表決通過,比例僅14%。

其中6項法案的記名表決,由投反對或棄權票的議員提出。其餘兩項法案,分別為《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法案決定改變區議會組成,大減民選成份,以及通過《基本法》23條立法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

期間,較具爭議或涉及重大開支而在三讀不記名表決的,包括被稱為「網絡23條」的《版權(2022年修訂)條例草案》、追加撥款約351億元的《追加撥款(2021-2022年度)條例草案》、追加撥款474億元的《追加撥款(2022-2023年度)條例草案》。

翻查資料,立法會在民主派總辭的2020/21年度,記名通過的比率仍然有33.3%,在民主派仍然在立法會的最後一個完整年度的2019/20年度,23項通過的法案中,有16項記名表決,佔總體73.9%。

但到「清一色」的立法會上任的2022年度,就急跌到僅11.8%。當年通過的17項法案中,只有2項記名表決。

黃偉國:據政府意思立法 立法體制殘廢

黃偉國分析,不記名表決比以往更多,長遠而言,意味立法會既然只是根據政府的意思去立法,又喪失監察政府的功能和能力,「只需做政府錄音機不需用腦就可以做議員,又威又有豐厚津貼」,「等同於一個殘廢的議會」。

當市民不再關注、主流媒體不會再報道議會的消息,只是重複議員支持政府立場的觀點,結果會是市民不斷討厭立法會和立法會議員,未來的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只會越來越低。◇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