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共監管部門推出了多項穩樓市政策,但中國房企銷售同比下滑的情況未得到改變,同時,今年還是一個房企的償債大年。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4年,房企到期債券規模為7,703.1億元,與上一年到期餘額超9,500億元相比下降19.6%,但整體規模仍處於較高水平。

其中,信用債佔比69.0%,海外債佔比31.0%,境內債務償債壓力較大。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中共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產企業的償債高峰出現在2021年。根據多家機構的統計,當年,房地產企業的到期債務規模歷史性地超過萬億元,達到1.28萬億元。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算上非標債務,總規模有可能超過兩萬億元。

到2022年,房企的公開債務到期規模終於降到萬億元以下,但仍在9,000多億元的相對高位。當年,市場銷售規模下滑,房企的償債能力不增反降。

2023年,市場繼續降溫。雖然部份房企對債務進行了展期處理,但當年的到期債務規模仍維持在9,000多億元。

到今年,房企的到期債務規模雖然降至7,700億元的水平,但因銷售同比持續下滑,對大部份房企來說,今年的債務壓力仍然不可小覷。某頭部房企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公司已經停止拿地,銷售回款會儘量匯集到總部,用於償還債務。#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