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劃繼續評析香港的社會政策,但因為事件剛剛發生,先討論一下台灣立法院最近的擴權法案事件。

在一度高達十萬人包圍立法院的情況下,台灣立法院最終通過了幾項擴大立法院權力的法案,這個結果其實並不特別令人意外。

首先,如果立法院佔多數的立委不理民意反彈,堅持支持相關法案,他們確實足以靠人數優勢強行通過的。

1月份的立法院改選,國民黨成為院內的多數派,取得52個議席,比執政民進黨還多一席。加上另外兩位無黨派的立法委員本來都是有國民黨背景,國民黨系統其實掌握住54票。反觀執政民進黨,雖然賴清德當選為總統,但在總統選舉中得票不過半,立法院中也只得51席,也是不過半,在這個「雙不過半」的情況下,再出現了「朝小野大」的局面,他未來幾年總統任期之內施政會十分艱難,可以說是意料之中了。

當民進黨及國民黨都不能在立法院中取得過半的情況下,近幾年才逐漸冒起的民眾黨,其取態就特別令人關注了。

在總統選舉過程中,民進黨的賴清德一直都在民意調查中稍為領先其他兩位來自國民黨及民眾黨的參選人。為了重奪總統府,加上獲得習近平背後支持的前總統馬英九斡旋,國民黨及民眾黨曾經嘗試協調,以「藍白合」的姿態,希望集中選票奪取總統席位。

問題是如果真的要藍白合,究竟是國民黨的候友宜排頭位,還是讓民眾黨的柯文哲排頭位選總統?柯文哲曾經在國民黨幾位高層突襲的情況下,同意了一個比較退讓的方案。但這方案即時受到民眾黨內的主要人物反對。首先,當然是不想才起步幾年,才累積起一定的政治資本的情況下,便即時變成了國民黨的附庸。其次,民意調查也相當清楚,柯文哲選總統的支持者不少都是年輕世代。這些年輕選民雖然把希望寄托於新冒起的民眾黨及柯文哲等人,但他們固然對執政民進黨不滿,但對國民黨就更不信任,根本就不會接受以藍為首的藍白合方案。對於民眾黨的年青支持者來說,國民黨那個藍白合的如意算盤根本打不響。

因此,在民眾黨黃珊珊及黃國昌等人大力反對下,藍白合最終草草收場,令國民黨十分尷尬。就算馬英九、朱立倫、候友宜等人不好發作,盡量保持克制,但國民黨內部很多人,包括很多元老,對於柯文哲等人的推倒藍白合,骨子裏實在是恨得牙癢癢的。

1月份去到台灣觀察選舉的時候,曾經去到國民黨的其中一個主要的地區競選總部訪問。還記得那位接待我們的競選總部總幹事,一開始發話先不是攻擊或批評其主要對手民進黨,而是把柯文哲及民眾黨數落一番,指斥民眾黨「既沒有錢,也沒有人」,卻妄想「騎在國民黨頭上當大佬」。又說竟然想國民黨做老二陪柯文哲選總統,是不分尊卑,不以小奉大,不知進退。這種心態,相信在國民黨內部十分普遍。

柯文哲雖然選不上總統,但民眾黨在立法院改選中取得8席,成為足以左右大局的關鍵少數。加上柯文哲,黃國昌等人民氣、黃珊珊的戰鬥力,一般人都以為民眾黨可以利用這次選舉進一步累積起來的政治資本,在未來幾年發揮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累積更多的政治籌碼,為兩年後的市長選舉及九合一選舉打好基礎,從而奪取更多崗位,也為4年後的總統選舉捲土重來創造條件。

但在新一屆立法院就職之後這短短幾個月之內,民眾黨竟然出人意料之外地迅速成為國民黨的忠誠羽翼。在立法院院長選舉中,民眾黨放軟手腳,讓民望甚低、形象負面,又曾經被罷免市長職位的韓國瑜成為立法院院長。

柯文哲選不成總統之後,基本上再沒有崗位,但他仍然是民眾黨的領袖,卻未能以較為超然的身份去為民眾黨立委在這次事件中的定位操盤,到頭來只能夠繼續在TikTok及其它社交平台嘻嘻哈哈,東拉西扯,顯然也是無力合理地制約幾個立法院內的民眾黨立委。

在這一次立法院擴權法案之爭中,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的姿態尤為引起關注。此人的政治誠信,在過去幾年已經引起很多人懷疑;他在十年前太陽花運動中累積起來的政治資本,也慢慢消耗掉。但過去幾年,他以青年導師的姿態自居,加上能言善辯,仍然得到不少年輕世代的支持。有說他希望於兩年後參與新北市市長的角逐,可能因而要急於討好國民黨,希望換取國民黨到時讓路。這種懷疑,當然難以證實。但這次立法院擴權修例事件中,他不惜扮演爛頭卒的角色,結果就成為了眾矢之的。

民眾黨搞到如此局面,相信很多國民黨中人在背後都會竊笑。在如此短時間之內,民眾黨究竟輸掉了幾多在過去幾年累積起來的政治資本?相信就算不是一鋪清袋,也肯定是大傷元氣了。

過去20多年,台灣所有曾經冒起過的第三勢力,都迅速被國民黨吸納或者自動蒸發。在1月的總統選舉及立法院改選結果出來之後,不少人曾經想像,民眾黨可以在未來幾年扮演關鍵的少數角色。如果他們成功定位,除了可以在兩年後的選舉贏取更多崗位之外,也很有機會成為在台灣生命力較強的第三政治勢力。但經此一役,這方面的想像空間已經大幅度收窄。對於國民黨而言,似乎已經不再介意暴露他們中共代理人的角色,他們當然痛恨民進黨,但相信也很高興見到民眾黨如此陪葬。

立法院擴權法案如此通過之後,好戲還在後頭,各界繼續留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