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踏進了第35周年。35年不算是一段短的時間,在這段期間,世界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於35年前發生在中國大陸的這件事,有人認為已經成為歷史,還有人不斷呼籲各界「不要繼續糾纏」,要「放眼未來」。當然,發生在昨天或者以前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被視為歷史。但就算是如此,也不能否定吸取歷史教訓的重要性。所謂「忘掉過去、放眼未來」的最大問題,是如果人人都輕率地忘掉過去,要放眼的未來就很有可能難免會重蹈覆轍。人類歷史上,這種不能從過去吸取教訓,因而不斷重蹈過去錯誤的例子還少嗎?在中共治下的這四分三個世紀,這樣的事件不是已經層出不窮嗎?

六四事件不單止是一件歷史,還是一件影響著今天的重要現實政治問題。六四事件構成的影響,到今天這35年後,仍然影響著中國大陸,影響著香港,甚至擴散至影響到全世界。

當中共以為可以藉著經濟改革及一段較長時間的經濟景氣,從而挑動其不斷在宣傳著的狹獈民族主義,甚至復興其宣傳的那一套所謂文明,令更多人只耽於當前的盛景、或者只寄盼於充滿幻象的強大及受其主宰的將來的時候,六四事件的陰影及當前其處理六四事件的那種方式及態度,卻不時提醒著全世界所有人,要對這個政權及其主宰著的那個國度加倍小心。這才是今天我們要回顧六四這段歷史的時候必須正視的事實。只有意圖抹掉歷史、忘記歷史教訓、把歷史錯誤繼續說成是正確的人,才會不斷提醒大家要遺忘。

所以,原籍捷克的流亡作家米蘭昆德拉在其作品《笑忘書》所講的「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這句說話,近年經常被人提起。這句話放進中國當前處境及35年來對六四事件的態度,可以說是一個擊中要害的說法。

35年來,中共就是意圖令大家忘記六四事件,所以中共官方控制的傳播媒介,長期把「六四」視作禁忌,在大陸的資訊平台及網上社交平台,都會把「六四事件」幾個字屏蔽。就算偶然有人找到相關的說法,對六四事件的具體內容也是語焉不詳,或者只能找到中共官方對事件的詮釋及充滿扭曲了的所謂事實。

因為對媒體的全面控制,中國大陸的言論及資訊空間,基本上都變成了黨的宣傳機器,其教育也充滿了意識形態控制的意圖。對於這35年來出生及成長於中國大陸的年輕人來說,六四事件確實是一件被遺忘了的事件。因為被完全抹煞了,被禁言了,很多年輕世代,確實對六四事件一無所知,連遺忘都談不上。至於曾經有所知的很多人,也因為經歷過多番政治運動的衝擊,都知道在中國大陸的其中一個重要生存法則,就是要學懂遺忘,因而都選擇裝作遺忘了,或者不再想起,不再提起就算了。

有人或者會認為,這是在中國大陸的存活狀態下必須學懂的生存之道。但更加值得記住的,是這樣的遺忘,是刻意也好,是假裝也好,其實都是造成中國當代歷史災難不斷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中共立國頭30年,製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不斷發動內部鬥爭,既製造了此起彼伏的人禍,也間接引發例如所謂「三年困難時期」那種因人禍而生成的天災。那幾十年之間,大約有8,000萬中國人民非正常死亡。在這些政治運動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是受害者,但同時也是政治上的加害者。很多都在不同程度上、在黨及政府的鼓動下、或者在當時的社會及政治氛圍影響下,參與過鬥爭其他人,間接甚或直接造成各種大大小小的損害。

這個令人人都成為同謀共犯的過程,令中國大陸的社會民心急速淪落,令「遺忘」這一種政權需要加以利用的社會及心理機制影響著差不多每一個人。對於文革之前的那一代人來說,挺得過去自然是值得慶幸的事;但記憶起他們是怎樣挺過來,卻很可能是令人難堪的,甚至是令人難免感到痛苦的。人的心理防衛機制,因而會選擇壓抑相關的記憶,甚至選擇遺忘。但正是這種遺忘,令往後同樣的事件及失誤一再發生。

六四事件發生的時候,提出的部份政治口號是「政治改革」、「反對貪污腐敗」、「打擊官倒」。如果不忘記歷史,當知這些都不是甚麼新鮮的事物,而且是中國人超過百年來的訴求。民國革命當年要推翻滿清,就是因為滿清政府貪污腐敗,由皇室到地方官僚,幾乎無人不貪,無官不腐。後來發生於1919年的「五四運動」,就是要追求文化更新,要追求進步,要建立民主(所謂「德先生」),要追求現代文明理性(所謂「賽先生」)。又後來,由孫中山先生領導、蔣介石及汪精衛繼承的所謂北伐,就是要打到北洋軍閥,追求建立民主憲政,實現民國革命那個民主共和的理想。再後來,中國共產黨搞的所謂社會主義革命,就是要推翻極權,推翻軍事獨裁,建立人人可以平等參與的民主。

上述這些,在當前中共領導下的中國社會,命運就如同六四事件一樣,要不已經是被遺忘,要不就是已經被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工具及意識形態工程全面扭曲,失卻了作為教訓後人的歷史應有的作用,反而成為了中共的專政工具。可見遺忘之可怕,但可見刻意製造遺忘的可恥!

在六四事件踏入35年的日子,特別要緊記的是不能遺忘,而是要繼續喚醒記憶。對六四事件的記憶,就是當前記憶與遺忘的戰鬥中最重要的戰役。◇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