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辭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的英國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昨日(10日)表示,在港府為《基本法》23條立法後,香港法治「已嚴重受損」。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今日(11日)中午發聲明稱,任何指稱法官的裁決受到或可能受到政治或其他外來考慮影響的說法都屬嚴重指控,必須理據具體且充份,絕不應輕率作出。

聲明首先感謝岑耀信勳爵過去對終審法院工作的貢獻,然後表示司法機構不評論尚在進行司法程序的案件,包括有可能上訴的案件,亦不會評論其他人對有關案件的意見,因為公開發表的意見可能會對法庭執行司法工作構成壓力或干預。

張舉能稱,所有級別的法官都有恪守司法誓言,公正及獨立地按照法律和證據對案件作出裁決;任何指稱法官的裁決受到或可能受到政治或其他外來考慮影響的說法都屬嚴重指控,必須理據具體且充份,絕不應輕率作出。

張承認,一如其他司法管轄區,保障基本權利和維護國家安全之間經常存在張力,在個別案件中取得適切的平衡並不容易,案件結果亦偶爾引起爭議。但他強調,不同意法庭裁決是一回事,但指法庭因政治考慮而削弱基本權利則是另一回事,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他聲稱,有信心高等法院上訴法庭和終審法院會繼續秉持誠信和專業的態度,處理任何上訴案件。

岑耀信英國當地時間周一在《金融時報》以「香港的法治處於嚴重危險之中」(The rule of law in Hong Kong is in grave danger)為標題撰文,寫道「香港曾經是一個充滿活力、政治多元化的社區,如今正慢慢變成一個極權城市。在政府強烈關注的領域,法治都受到了嚴重損害。」

岑耀信在文章中指出,法官的自由受到《港區國安法》的限制,如果中共不喜歡法院的判決,可以通過北京的人大常設委員會來推翻判決,中共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對付」異議者。

5月30日,3名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判決14位參與民主派初選案人士「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75歲的岑耀信,與另一位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83歲的郝廉思(Lawrence Collins)於上周宣布辭職。郝廉思表示,辭任是因為香港的「政治局勢」。

李國能:三海外法官辭任令人遺憾

另一方面,香港首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發聲明,回應岑耀信及郝廉思辭任,與另一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麥嘉琳不續任。他在聲明開首稱海外法官對香港做出寶貴的貢獻,上述3名法官的辭任或不續任,非常令人遺憾(most regrettable)。

李國能表示,「對我們香港人來說,重要的是繼續前行,致力於未來,而不是沉湎(dwelling)於過去。」

他並指出《港區國安法》規定,法院有責任依法維護國家安全。同時,法院有責任依法公平、公正地審理案件,包括涉及政府的案件,不畏懼也不偏袒,並有責任保護個人權利和自由,「我們應該對在首席法官張舉能領導下的法院充滿信心,相信他們能夠繼續有效地履行其職責。」

去年曾表示海外法官參與程度或不同以往

翻查李國能在去年3月,來自英國的韋彥德及賀知義辭任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之際,亦發聲明形容二人辭任令人遺憾,但同時指出時移世易,香港長遠要準備海外法官的參與程度,未必如以前一樣。他並表示,海外非常任法官參與有很多好處,可加強大家對司法獨立的信心,希望有關的獨特安排能延續至跨越2047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