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最近調查發現,在10項指定社會政策範疇中,市民最滿意的是專上教育政策,以10分滿分,滿意度評分為5.38分。相反,房屋政策滿意度平均只得4.6分。

香港民研於5月6日至13日,由真實訪問員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及透過電話短訊隨機邀請市民參與網上調查的混合方式,成功訪問了765名香港居民,當中包括676個電話訪問樣本及89個電話短訊網上調查樣本。

調查結果顯示,在十項指定社會政策範疇中,市民最滿意的是專上教育政策,滿意度評分為5.38分。其次為基礎教育政策(5.37分)。其餘由高至低依次為為殘障人士提供的康復服務(5.32分)、醫療衛生政策(5.32分)、家庭及兒童福利服務(5.19分、社會保障政策(5.02分)、勞工政策(4.94分)、青少年服務(4.86分)、安老服務(4.60分)房屋政策滿意度平均只得4.60分,其評分自2021年10月有紀錄以來的每次調查中,均為眾範疇中得分最低。

綜觀所有政策範疇的滿意度評分,只有基礎教育政策相比一年前錄得輕微升幅,其餘9項均出現下跌。

房屋評分長期處於最低

香港民研分析349名被訪者回應對房屋政策範疇的評價的解釋,當中最常出現的字詞,包括「公屋」、「樓價」、「新移民」、「負擔」、「劏房」等。當中有人指,公屋輪候時間長,供應不足;年輕人和單身人士缺乏房屋選擇;表達對新移民在房屋分配方面受到優待的擔憂。亦有人批評政府的房屋開發缺乏長期規劃和前瞻性、高樓價高租金對市民造成經濟壓力;不過亦有人擔心樓價下跌可能引發經濟危機。

另外對基礎教育政策評價,當中最常出現的字詞,包括「洗腦」、「愛國」「政治」、「缺乏」等。有不同意見指出,當局過度強調愛國主義教育和國家安全,忽略批判性思維;擔心用親政府的意識形態「洗腦」下一代;並認為教育已被政治化,忠誠高於專業自主性。另外又有人批評教育政策缺乏策略,未能讓學生為新興產業和全球競爭做好準備;人才和面向未來的技能培養不足。

學者憂勞資矛盾逐步升級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兼任講師黃志偉分析,結果反映港府仍然能夠維持一定的服務水平,市民並無大幅表現失望,是「平靜期的反映」。對於滿意度最高的專上教育政策,他認為,年輕人離港加上「少子化」,受訪者不擔心專上教育缺乏學位,但擔心資助大學加學費。

不過黃志偉認為,將來波動的可能性在於基礎教育政策方面,隨國民教育落實,家長「洗腦」的擔心是否成真,要待將來監察到大陸考察、具體教學等帶來的變化。

醫療方面,黃志偉說政府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專科輪候時間過長。認為如果要「由治及興」,不只要增加國安開支,而是應增加資源到社會公共政策,例如醫療、教育、住屋,令市民陸續對體制恢復信心。

黃分析,如果政府處理不善,加上經濟環境變壞,以及未能改變租金條件下,最終或會影響市民的收入,工資下滑、勞資矛盾逐步升級。他並指,樓價下跌的情況與增加公屋供應有矛盾,這就考驗政府智慧。

被問到集會、示威自由受限對民情的影響,黃表示集會、示威是正常表達,自從殖民時代已經有相關自由,再將街頭意見帶回政府制度解決,促成官民有效溝通,「(政府)勸退人家不要搞,未免行多了一步」。他又指,「萬馬齊瘖」下,壓制意見不見得對社會氣氛好,猜忌嚴重下導致施政錯判,一旦最終造成「總爆發」,用「硬手段」處理,「未免又是一個不聰明的做法」。

前途信心淨值下跌 受訪者指港限制自由

另一方面,香港民研在6月份意見群組網上調查,設有一道關於市民對香港前途信心的開放式問題,探討香港前途信心淨值於5月份電話調查下跌的原因,最終共有491名被訪者回答。

當中有人解釋前途信心淨值下跌,是因為經濟持續低迷,增長放緩;競爭力下降,缺乏產業轉型計劃;資本和人才流向其它地區。政治方面,國安法與《基本法》23條實施;自由和公民自由受到限制;對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信任,均是前途信心淨值下跌的原因。也有人反映是因為對「一國兩制」原則的疑慮;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角色的擔憂;及鑑於地緣政治緊張下中美關係緊張。@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