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聯同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MagIC)進行的研究發現,透過改善腸道微生態可以緩解失眠,並減輕焦慮。研究團隊利用健康且沒有睡眠障礙人士捐出的糞便樣本,為有失眠困擾的新冠感染康復者進行腸道微生物移植。發現接受移植治療的失眠患者中,約40%參與者在3個月後不再受失眠困擾,遠高於對照組的10%,而治療組的焦慮情況亦見改善。

中大團隊指出,失眠是新冠後遺症的常見徵狀之一,鑑於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新冠失眠」與腸道微生態失衡有關,中大醫學院聯同MagIC研究團隊開展了臨床研究,以探討改善腸道微生態對治療失眠的療效。

團隊招募了60名「新冠失眠」患者,其中30人接受腸道微生物移植(治療組),另外30人接受觀察(對照組)。12星期後,研究團隊評估了兩組參加者的睡眠質素、失眠程度和焦慮水平。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蘇奇表示,團隊會嚴格篩選腸道微生物捐贈者,「他們不僅要健康良好、沒有任何睡眠障礙,而且腸道內需要含有豐富的甲酸芽殖菌(Gemmiger formicilis)。」蘇奇解釋,有研究顯示,如果腸道內缺乏甲酸芽殖菌,患上「新冠失眠」的風險會較其他人高出10倍。因此,這種細菌被認為是與「新冠失眠」相關的一個重要微生物指標。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有約40%的參加者不再受失眠困擾,這比例明顯高於對照組的10%。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博士研究生劉曉霖指出,臨床數據分析發現,治療組的焦慮指數、睡眠質素及日間嗜睡問題均有改善,而對照組在觀察期間這三方面都沒有明顯改變,今次研究是全球首次發現腸道微生物移植能緩解「新冠失眠」。

團隊亦利用宏基因組學(Metagenomics)分析了參加者的糞便樣本,發現治療組參加者腸道內的甲酸芽殖菌水平有所提升之餘,整體微生物的豐富度亦較治療前明顯增加。

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MagIC總監黃秀娟表示:「這項研究再一次證明了『菌—腸—腦軸』的重要性。我們的研究表明,補充腸道所缺乏的重要益菌可以為失眠患者改善腸道微生態,從而緩解失眠和焦慮徵狀,使他們恢復健康。」

中大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就表示,今次研究證明了腸道微生態具有龐大的發展潛力,除了治療可致命的腸道感染外,它同樣可以紓緩睡眠和情緒問題。團隊將繼續探索,這種創新而有效的治療可以應用的臨床範圍,以造福更多有需要的病人。

詳細研究結果已於醫學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發表。@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