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父親有一句名言:「早買早享受,遲買平兩舊!」他是一個節儉的人(在孫兒學職叫他買玩具之前),所以他的雜物特別少;反觀自己的書桌滿佈雜物,故此經常後悔自己胡亂花費,買了許多不等使的東西回家,結果花多了錢之餘,家裏的雜物也越來越多了。
但人類總是愛重複犯上相同的錯誤,見到吸引自己眼球的東西,又想消費了,腦袋明明有聲音叫停自己,但就是控制不了。有次,筆者表妹在台北參加教師培訓團時,在機場見到一個巨型音樂盒,價格也不便宜,腦袋又出現to buy or not to buy之戰爭了。
所以,她在WhatsApp 找筆者幫忙分析,筆者當然出言制止,跟她分析,家裏沒位置擺放,價格太高等a⋯⋯然後她跟筆者說決定不買了。最後,她卻帶著一個大箱子回香港,原來「不買」的決定只維持了不到5分鐘,最後還是買了。購買喜歡的東西絕不是罪過,但她的音樂盒已經購買了數個月了,但仍未開箱,這就成了一個巨型的雜物了。
在心理學上,購物的衝動與情緒管理息息相關,想要是一種情緒,下星期,本欄再跟大家分享如何控制購物的衝動⋯⋯◇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