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30日「習特會」落幕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把對中共因毒品「芬太尼」(fentanyl,一種強效類鴉片止痛劑)問題而加增的相關關稅從20%下調至10%,10月31日近一步表示,一旦看到中共遏止芬太尼流入美國的成果,就會撤掉另外10%的關稅。

看起來美中達成初步協議,中共承諾阻止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前體化學物流入美國,但其是否能真正落實承諾,仍有待觀察。

毒品外交的時代

川普今年初重返總統大位後不久,便以中共在芬太尼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為由,對來自大陸的商品加徵20%關稅。特朗普在「習特會」前強調,若中方無進一步有效阻止前驅化學品流入跨國販毒集團的措施,關稅或將加倍至100%。

美國的策略,是把毒品問題「貨幣化與懲罰化」,以關稅懲罰供應端,逼迫中方在談判桌上讓步。美中雙方將「芬太尼」擺上談判桌,凸顯出芬太尼問題已超越公共衛生範疇,一場止痛藥危機,已被推向貿易與國安角力的戰略前線。

喪屍毒品

為甚麼芬太尼問題演變成國安級別?芬太尼殺人的效率驚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2022年美國藥物過量死亡超過10萬人,七成與芬太尼有關。2024年死亡人數約為4.8萬人,儘管增速放緩,仍壓倒所有主要死因。

死者年齡集中在18至45歲,這是美國的勞動主力、軍事後備資源與家庭主要經濟支柱。僅需約2毫克(接近一粒食鹽的體積)的芬太尼就可能致死,藥性約為海洛英的50倍、嗎啡的100倍。

更致命的是,許多使用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用芬太尼」,毒販會把它壓成假處方藥(安眠藥、止痛藥、抗焦慮藥的外觀),或混進海洛英、冰毒、可卡因。美國青少年甚至會在社交平台上買到「處方藥外型」的藥丸,卻在不知情下攝入致命劑量。

此外,芬太尼被稱為「喪屍毒品」。目前美國多地街頭出現大量宛如殭屍的吸毒者,因為吸食芬太尼身體呈現異常姿態,扭曲彎腰、步履蹣跚、如同殭屍行屍走肉,被稱為「芬太尼彎折」(Fentfold)現象。舊金山、費城等城市部分街區幾近淪陷,甚至成為日常景象。白宮估算,與芬太尼等合成鴉片止痛劑相關的社會成本已達每年數兆美元。

芬太尼供應鏈

芬太尼不是罌粟田,不需要種植、收成、煉製這種傳統麻煩流程。它是純化工品。路徑大致如此:大陸境內(以及部份印度)化工企業生產前驅化學品,這些物質多半帳面上屬於「醫藥中間體」或「研究用試劑」,本身可能並未被完全列入出口禁制清單,或者剛被列入就立刻「改個分子結構」逃避監管。

前驅品經由貨運、空運或轉口,被送往墨西哥(部份走加拿大),交到錫那羅亞、哈利斯科新生代等販毒集團手上,後者在「半工業化實驗室」中加工成最終的芬太尼粉末或藥丸,再藉由貨車、貨櫃、甚至個人「毒騾」過境美墨邊界,滲入全美販售。

美國緝毒署(DEA)指出,墨西哥只是中段「合成和裝藥」基地,真正的上游是大陸化工業。這批化工業者規模從地下小廠到有工商登記的公司都有,利潤極高,且不乏地方政府默許,有指控稱部份企業甚至享有稅務退稅、出口優惠,被視為高毛利出口產業。

另有公開刑事起訴書顯示,大陸籍供應者會以加密訊息、加密貨幣交易,甚至直接向美洲買家提供「如何把這批前驅物變成成品芬太尼」的操作說明。

儘管中共早在2019年將芬太尼及其類似物質列為受控藥物,號稱「全球最嚴」,但執法卻被指選擇性與碎片化。企業可藉改名或改配方規避管制,各地政府亦重產值與稅收而非掃蕩。當「灰色化工出口」成為地方財源與民企暴利來源,中共中央監管的意願與能力,便成為外界質疑的地緣風險核心。

芬太尼軍事化

美國對芬太尼的反擊已超越反毒範疇,從貿易到國安全面「軍事化」。華府以關稅為懲罰手段,授權攔截運毒船隻、懸賞追緝供應鏈人物,並以司法與財政制裁將中方化工與洗錢網絡定性為「毒品恐怖體系」。

美國國安系統更有人形容這是一場「反向鴉片戰爭」,意指中共以低成本、高致死的化學藥物消耗美國未來的一代。大量年輕人因濫用喪命,削弱勞動力並推高醫療與社福負擔,大陸化工的「灰色出口」亦被貼上戰略風險標籤。芬太尼問題如今被國安化、關稅化,成為美中外交談判籌碼與新型地緣經濟武器。@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