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在高平之戰後,就有了統一天下的雄心。他當皇帝的時候,做了很多有益於國家和百姓的事情,包括去奢省費、誠信待人、寬減刑罰等等,同時他聽從了禮部郎中王樸的建議,採取先南後北的方式來統一中國。

當時在南方有一些割據勢力,其中有一個國家非常強大,叫南唐。南唐最強大的時候,佔據了安徽、江蘇、湖北、湖南、福建、江西。

我們之前講過,安史之亂的時候,由於太守張巡死守睢陽,屏障江淮,使得安史之亂一直沒有蔓延到淮河以南,所以儘管淮河以北、中原地區打得很慘,但是淮河以南基本上維持了它的安定、和平和富裕。後來淮南節度史楊行密的兒子楊渥建吳國稱王。吳國也是五代十國之一,但其大權掌握在大臣徐溫手中。

徐溫有一個養子叫徐知誥,後來徐知誥廢掉了楊渥,自己又建了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南唐。徐知誥本來姓李,所以他建國之後就改回姓李,自稱是唐憲宗的第四個兒子李恪的第四世孫,所以國號也叫唐,自己改名叫李昪。這個唐國位於淮河以南,所以史稱南唐。南唐這個國家非常富裕,很重視文學、藝術,農業和商業也很發達。

後唐開國時,李存勖曾經派郭崇韜去攻打前蜀。滅了前蜀之後,郭崇韜讓孟知祥到蜀中去管理西川。孟知祥關起門來自行其是。很快後唐發生了政變,後來孟知祥不但佔據了西川,還吞併了東川。公元934年,孟知祥稱帝,建立了後蜀政權。孟知祥死後,他的兒子孟昶即位。

四川是一塊盆地,比較封閉,基本上只有兩條路:一個是北面通向關中,再一個就是從東面順長江而下,只要這兩個地方關起來,四川就非常安全。所以在中原一片擾攘的時候,四川的經濟發展得很好,它的農業、商業、經濟都很發達。

公元955年,因為柴榮要統一天下,首先進攻了後蜀。當時他打的不是四川,而是後蜀在甘肅的三個州。佔了這三個州之後,他又去進攻南唐。柴榮進攻南唐,打了幾年的時間。南唐雖然經濟很發達,但打仗實在不行,其淮河水軍一潰千里。南唐當時的皇帝李璟敬獻長江以北的土地,所以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全部歸了後周。

世宗在位的時候,正好是北方「睡王」當國之時,所以他在南方作戰時,北方一直沒有甚麼事,很安全。打敗了後蜀和南唐之後,南方已無後顧之憂,於是柴榮整頓軍隊,準備一舉滅亡北漢,收復燕雲,統一天下。在他打後蜀和南唐之前,北漢皇帝劉崇也鬱鬱而終,他的兒子劉承鈞即位,所以這時北漢也比較衰弱。此時,天下的形勢對後周再度統一相當有利。

◎柴榮滅佛慘遭惡報 統一中國功虧一簣

這裏我們必須要倒敘一下:公元955年,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柴榮滅佛。我們曾經提到過佛教有四次法難,即「三武一宗」滅佛事件。在第三部《隋唐盛世》中,我們提到過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佛和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在這一部中,我們提到了唐武宗滅佛,這三個皇帝就是「三武」,「一宗」就是指後周世宗柴榮。這「三武一宗」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國君,在軍事上、政治上都很有作為,但是他們千不該萬不該與佛法為敵,最後死得都很慘。

柴榮滅佛的時候,主要是想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柴榮下詔說,全國的寺院,除了有皇帝親自題寫匾額的之外,全部拆掉。所有的人在50天之內都要把銅做的佛像交出來,過期不交的,如果其所藏佛像重量超過5斤,就處以死刑。當時全國一共拆廟30360座,所有的銅質佛像全部搗毀製錢。同時他嚴格限制僧人的數量,規定誰要想出家的話,必須得到祖父母、父母、叔叔、伯伯的同意,也就是整個家族都得同意才可以出家。全國只設立幾個有戒壇、可以給和尚受戒出家的寺院。

柴榮有一個歪理,他說,佛是慈悲的,為了天下蒼生連自己的身體都可以布施出去,何況是佛像呢?他這種說法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其實很無理。佛再慈悲,那是佛給你,佛不給你的話,你是不能拿的。你不能說誰誰誰好像挺大方的,所以我拿他點錢,他應該不會有甚麼意見的。他要是不給你的話,你拿他的錢你就是偷、就是搶。所以柴榮講這話很沒道理。

第二個問題就是滅佛實際上是在敗壞一個社會的道德。佛家講業力輪報,做了壞事之後是要有報應的,人遇到的不幸、痛苦,都是以前做壞事帶來的。一個人懂得了佛法,就會不做壞事,只做好事,這樣當然也就不會有惡報,生活會越來越幸福,那是神賜給你的一種幸福,那是真正長久的幸福。而拆毀佛像的話,就是不告訴人佛法中所規定的善惡標準。那麼人失去這個標準之後,他可能就會做壞事,就要遭惡報。他難受、遭惡報,又是你拆佛像造成的,所以你得對這個事情負責任。這種業報非常可怕,所以三武一宗滅佛,沒有一個善終的。滅佛是一個非常大的罪過,所以後周世宗柴榮儘管以為百姓謀福利、讓國家富裕起來為名而滅佛,但是這種事情,不管人覺得怎麼對,佛要是認為你錯了,那你就是錯了。

後周世宗滅佛四年以後,公元959年開始北伐。當時4月份出兵,5月份就打到滄州(位於今保定東面、北京南面),打到一個叫瓦橋關的地方,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三個州。當時柴榮覺得很有希望收復幽州。他登上了一座高台,當地百姓一百多人帶著牛肉和酒來勞軍。柴榮心情很好,問這些父老鄉親,這裏是甚麼地方。百姓說,故老相傳,這個地方叫做病龍台。當時柴榮臉色大變,跳上馬,頭也不回,疾馳而去。當天晚上柴榮就生病了,第二天病得很重,於是下令回軍,功虧一簣。

◎不祥夢暗示天命盡 人算計難改天安排

《二十四史》有《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後來還有一個人寫了《五代史補》,就是補充了一些史料。這些史料中有一些是被《資治通鑑》和《新五代史》採納的。這裏講了一件事,柴榮在當皇帝以前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一個神人給他一把金色的傘,還有一卷《道經》,即《道德經》的上下兩卷《道經》和《德經》中的一卷。後來柴榮得了天下。結果從病龍台回到帳篷裏後,柴榮又做了一個夢,夢見那個神仙又來了,把他的大金傘和《道經》全部拿走了。柴榮從夢中驚醒說,吾夢不祥啊,恐怕是天命將盡了,於是召集大臣開始安排後事。

柴榮打到瓦橋關的時候,檢點四方文書,發現一塊三尺長的木頭上寫著五個字「點檢做天子」。「點檢」是柴榮設置的一個官名,相當於禁軍總指揮。當時的點檢是郭威的女婿張永德。過去經常有皇親國戚造反的事,所以看到這個「點檢做天子」,柴榮心裏很不痛快,於是將張永德免職,之後任命趙匡胤做了點檢。

周世宗駕崩的時候年僅36歲,他7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史稱恭帝。這個時候是孤兒寡母,主少國疑。而此時,「點檢做天子」這個說法已經傳得到處都是了。公元960年正月初一,突然北方傳來緊急軍報,北漢和遼國聯軍入侵。正月初三,後周恭帝命趙匡胤帶兵北上抵禦遼國。趙匡胤大軍開拔的時候,都城的軍人和百姓都在互相耳語「點檢做天子」之事。軍中有一個叫苗訓的人會觀天象,看到天上出現了兩個太陽,兩個太陽之間有黑光在摩擦激盪。苗訓把這個景象指給周圍的將軍和士兵看,他說,你們看,改朝換代就在眼前。那麼趙匡胤又是如何從一個點檢成為皇帝的呢?請看下一章《陳橋兵變》。(待續)

周世宗北伐打到瓦橋關時病重,下令回軍。
周世宗北伐打到瓦橋關時病重,下令回軍。

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
請訪問《笑談風雲》
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