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九四七年,劉知遠稱帝建國,史稱後漢,但他登基不到一年就病逝,兒子劉承祐即位。當時後漢的幾位大臣位高權重,劉承祐不甘心當一個傀儡皇帝,試圖發動政變,誅殺重臣,獨掌大權,沒想到給自己帶來了殺身大禍,後漢也因此滅亡。
◎後漢隱帝誅殺重臣 郭威反擊建立後周
劉承祐不想做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他和舅舅李業商量之後,將京城的大臣王章、史弘肇、楊邠全部殺掉。掌握兵權、曾經平叛並抵禦過遼國入侵的郭威當時被派到鄴城(今河北大名)鎮守。因郭威不在京城,皇帝就把他在京城的家屬全部殺掉,然後派人到鄴城去殺郭威。這是一個很冒險的舉動,因為郭威有兵權。結果派去殺郭威的人讓郭威知道了這件事,郭威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他手下的部將,當時群情激憤,因為郭威沒做甚麼錯事,那些大臣也沒做甚麼錯事就這樣被殺了。當時這些將軍們對郭威說,大帥應該清君側,皇帝身邊壞人很多。於是郭威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開始向開封進兵。
公元950年12月20日晚,郭威睡覺的時候士兵發生了譁變。當時一批士兵翻牆跑到郭威的院子裏,爬上郭威的房頂,然後闖入了他的房間,把一面黃旗披在他身上說,我們願意擁立您做皇帝。就這樣郭威黃袍加身,建立了五代十國的最後一個朝代後周。
◎治國有方後周漸興 郭威駕崩柴榮即位
郭威是平民出身,非常體諒民間的疾苦。五代十國中,後唐、後晉、後漢的開國皇帝都是沙陀人,郭威是漢人,所以郭威當皇帝之後,皇位重新回到了漢人手中。郭威和那些少數民族的皇帝很不一樣,少數民族皇帝只重視武將,郭威則比較重視文化。郭威為人非常節儉;在農業上他招募流民,希望能夠恢復生產;同時減輕稅收;還廣開言路。他說,我這個人沒有受過甚麼教育,所以不管是甚麼人,你們只要有治理國家的好建議,都可以向我提出來。哪怕是你們不會寫字、文辭不是很優美都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商量這些事情。在他治下,後周開始逐漸恢復了元氣。
郭威還尊重文人、抑制武將。他曾經親自祭拜孔子,給孔子磕頭。當時有大臣們勸他說,皇帝是一個國家最尊貴的人,孔子只是一個士人、一個平民,您怎麼能向孔子磕頭呢?郭威說,孔子是百代帝王之師,我怎麼能不尊敬他呢?
郭威當皇帝期間,遼國又發生了一次政變。之前我們曾經談到,遼世宗當皇帝後自稱天授皇帝,後來遼世宗在一場政變中被殺,即位的是耶律德光的兒子耶律述律,他當時22歲,史稱遼穆宗。遼穆宗喜歡喝酒、打獵,尤其喜歡晚上喝酒,一直喝到天亮,然後才睡覺,睡到中午才起來,所以當時的遼國人叫他「睡王」。有這樣一個王,遼國也就沒有對後周形成有效的威脅。
公元954年,郭威當了四年皇帝後駕崩。由於他的兒子被後漢隱帝全部殺掉,他的內侄(他妻子的侄兒,也是郭威的養子)柴榮即位,史稱後周世宗。
◎高傲自大北漢慘敗 匡胤英勇嶄露頭角
柴榮登基的時候頗有一番雄心壯志。這時太原一帶還有一個北漢政權。後漢被滅時,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弟弟劉崇當時留守太原,所以後漢滅亡後,他就繼承了後漢的國號,但是只佔據了山西這一塊地方,史稱北漢。北漢算是五代十國中這十國之一。郭威駕崩時,北漢覺得這是一個攻打後周的好機會,於是劉崇聯繫遼國聯軍南下,將後周的昭義節度使李筠擊敗。柴榮不顧群臣反對,御駕親征,和北漢遼國的聯軍相遇於高平(今山西長治的南面)。在高平之戰中,柴榮取得了勝利,當時有一個將軍作戰非常勇敢,嶄露頭角,這個人就是後來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
北漢軍隊入侵的時候,遼國元帥楊袞看到後周的軍隊後對劉崇說,後周的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士氣很高漲,我們打的時候要小心。北漢皇帝劉崇卻說,你給我閉嘴,待我取得一個大的勝利給你看。於是開始發動攻擊。本來當時颳的是東風,結果在戰爭期間突然改為猛烈的南風,迎著北漢這方吹。北漢逆風作戰非常不利。
柴榮的軍隊分為左右兩翼,戰鬥剛一開始,不知為何,右翼領兵的將軍樊愛能和何徽莫名其妙地讓自己的軍隊後撤,結果右翼的騎兵不戰而潰,所有的步兵都投降了北漢。當時這個形勢對周世宗柴榮很不利。柴榮親自上馬,冒矢石,拚死反擊。這時,他的禁軍指揮官趙匡胤和郭威的女婿張永德商議說,皇帝在前面衝鋒,我們怎麼可以在這兒看著呢?這樣,你帶著一支軍隊去援救左翼,我帶一支軍隊去援救右翼。本來右翼部隊已經崩潰了,趙匡胤帶著兩千士兵衝上去,他手下的士兵作戰非常勇敢,以一當十,將北漢的軍隊擊敗。北漢丟棄了儀仗輜重,丟下的死屍無計其數,填滿了整個山谷。後周從原本不利的局面反敗為勝。
遼國元帥楊袞袖手旁觀,沒有支援北漢,因為當時劉崇讓他閉嘴,說你看我打,所以他就真的在一旁看著他打。北漢慘敗後,楊袞就帶著兵回去了。
◎高平之戰問題暴露 誅殺逃將整頓禁軍
高平之戰以後,柴榮意識到禁軍的問題,即自安史之亂以來的驕兵悍將難以控制,這些將軍既可能在戰爭中為保存實力而臨陣脫逃,也可能在權力紛爭中發動政變。
樊愛能和何徽兩個人不僅僅是臨陣脫逃,他們逃跑後遇到了後周自己的後勤部隊,竟然發動攻擊,搶了很多軍需物資,同時散布謠言說,前線的軍隊打敗了,遼人馬上就要開進都城了,擾得軍心、民心大亂。結果後來聽說遼人和北漢戰敗以後,他倆又回到了柴榮的大營。
柴榮暗自思忖,這兩個人該怎麼辦?處理他們吧,過去這種禁軍,一般來說皇帝都是不敢惹的;不處理的話,他們又難以控制。這時張永德跟柴榮說,陛下,要統一天下的話,必須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而軍隊的戰鬥力強,是因為它的紀律嚴明,如果陛下號令不行,那麼軍隊人數再多又有甚麼用呢?柴榮覺得很有道理,一躍而起,下令召樊愛能、何徽以及他們手下的七十多員將領來見他,然後把這些人全部抓起來斬首。此舉令柴榮威望大增。
柴榮下決心整頓禁軍。過去皇帝之所以不敢對禁軍太嚴厲,是因為這些皇帝本人就是禁軍擁立的,郭威就是禁軍擁立起來的皇帝,他就不好意思對禁軍下手;如果裁撤禁軍的話,他們可能沒有飯吃直接就反叛了。柴榮做得很聰明。過去的禁軍不管在戰鬥中是否努力做戰、有沒有功勞,待遇是一樣的,這樣的話,等於獎勵大家不要努力作戰,而且很多老弱病殘,白白地耗費國家的糧食。所以他先把禁軍中最精壯的挑出來,編為一軍叫做上軍,待遇很好;其他的老弱病殘本來也沒有能力造反,打仗也不行,就直接解散了。這樣柴榮就建立起一支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很精壯的部隊。同時柴榮在全國各地招募精壯的兵勇,編入禁軍。當時禁軍的一個主要指揮使就是趙匡胤。(待續)
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
請訪問《笑談風雲》
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