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每天正常運作的開始就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這7個物品全都與中國悠久的飲食文化有關,其中老祖宗精選傳承的食材,無一不是具有養生保健功效。隨著社會進步,「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7件事也隨著進步,過去煮飯用的柴火已被石油氣、天然氣、煤氣等所取代,而米、油、鹽、醬、醋仍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主要組成部份,至於茶則成為獨當一面的茶文化而聞名於世。在此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廚房中的養生秘密吧!
米 健脾胃 補中氣
日常用來煮飯的普通大米又稱為「粳米」、「精米」,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菸鹼酸、維他命C、鈣、鐵等營養成份,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熱量。
大米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固腸止瀉等效用,還能用於脾胃虛弱、煩渴、營養不良、病後體弱等病症。用大米煮粥以養生延年,這樣的方式在中國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大米粥最上一層的粥油能夠補液填精,對於身患疾病者、產婦和老人最適宜。
油 潤腸燥 生新肌
這裏指的油就是香油,也就是麻油。麻油味甘、性微寒、無毒,入手陽明經,有潤燥通便、解毒、生肌等功效。香油中含有大約40%的亞油酸、棕櫚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人體分解吸收和利用,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並有助於消除動脈血管壁上的沉積物。香油含豐富的維他命E,能促進細胞分裂和延緩衰老。
另外,香油中的卵磷脂不僅滋潤皮膚,而且可以祛斑,尤其是可以祛除老年斑。經常喝一點香油還可以保護牙齦和口腔,對於口腔潰瘍、牙周炎、牙齦出血、咽喉發炎有很好的舒緩效果。
鹽 利固齒 疼痛止
鹽為民生必需品,是人體必要元素「氯」與「鈉」的主要來源,因此有人以「生命中的鹽」,來形容鹽對人體的重要。鹽味鹹、性寒、無毒,入胃、腎、大小腸經,有湧吐、清火、涼血、解毒、軟堅、殺蟲、止癢等功效。鹽在人體內極易吸收,當食鹽一進入人體,有一些即儲藏於皮膚,其餘隨血液循環體內,以發揮其效能,然後再代謝排出。
按照中醫的理論,鹽入腎,腎主骨,齒為骨之餘,所以鹽能穩固牙齒。在《紅樓夢》中就記載賈寶玉每天清晨用鹽擦牙的情節,因為鹽不但能穩固牙齒,還具有保健效用。
另外,頸肩疼痛者不妨試一試炒鹽熨敷,方法為:用粗鹽500克,放入鐵鍋內乾炒至鹽發黃、發熱後,用棉布包好,在頸部、肩部、背部熨敷,每次大約30分鐘,每日2~3次。因風寒而咳嗽者,可以試一試鹽蒸橘子,對於寒性咳嗽效果佳,但是也有刺激呼吸道的弊端,使用前還是先諮詢醫師。
醬 抗氧化 助吸收
醬油具有解熱除煩、調味、開胃的效用。醬油中的氨基酸是人體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還有各種有益於身體的酶、酵母菌、乳酸菌,都能促進消化吸收。醬油能產生一種天然的抗氧化成份,有助於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其效用比常見的維他命C、維他命E等抗氧化劑高十幾倍。研究發現,用一點點醬油所達到抑制自由基的效果,與一杯紅葡萄酒相當。
儘管醬油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多達17種氨基酸,還有豐富的維他命B群、鈣、磷、鐵等營養素,但它的鹽含量較高,攝取量要控制,尤其是罹患高血壓、腎臟病、妊娠水腫、肝硬化腹水、心功能衰竭等族群,更應控制攝取量。
醋 助消化 降血壓
醋又稱為「苦酒」,自古以來就是一味重要的中藥,歷代醫藥學家在用醋治病養生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其保健養生的效用也早已為人們所熟知。醋有健脾胃、助消化、收斂止瀉、消腫止痛、預防高血壓等效用。少鹽多醋的飲食方式,能降低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
高血壓患者將花生米浸泡於醋中,7天後食用,每日早晚各吃1次,每次10粒,長期食用能降低血壓、軟化血管,或是用醋煮花生米、黃豆,也有降血壓、降血脂的效用。
茶 止渴 明目 提神
茶葉作為中國特有的飲品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飲料之一,並有「東方飲料的皇帝」之稱。歷代本草類的醫書在提及茶葉時,均記載它有止渴、清神、利尿、治咳、祛痰、明目、提神、益思、除煩去膩、驅睏輕身、消炎解毒等效用。
茶含有蛋白質、多種維他命、茶多酚、多醣體等健康成份,具有調節生理功能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但是要控制飲用量,切勿喝過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