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愛黃金(Everyone loves gold)」一位奢侈品分析師曾打趣道,但說來即使不是「Everyone」,也是「Many Many」,尤其是近日黃金價格屢創新高,閃閃發光!歷史峰值於月內曾創每盎司3,494美元,直逼3,500美元大關,目前報3,340美元,按年狂飆44%,跑贏全球大部份資產(許多更是不升反跌,如港樓等)。
投資界的傳統智慧是黃金乃避險首選,一有甚麼動盪就「好去買黃金」,一定無死。此外,黃金長久以來被視為財富與權力的象徵,不僅因其稀有與持久的物理特性,更因其在文化、歷史和金融上的重要地位。無論是作為珠寶、投資避險資產,還是國家儲備,黃金都深受眾人喜愛。
那麼人們該如何評估黃金價值,以及是否值得長渣?可以從多方面切入分析。有一點值得先行提及的是,GOLD普遍被視為亂世之寶物,或只會在低息環境下才有運行,但接下來將從更為Fumamental的角度去討論,包括探究供求情況,以及Peer Group分析,便將發現其亮點不僅如此。
央行基金等皆投金
第一個層面是央行。全球儲蓄銀行皆需要決定其龐大資產的分布,除了買Papers外(外幣、債券等),實實在在的大概只有黃金。截至2024年底,全世界的央行合共持貨量上衝至37,755噸,相等於已出土的黃金數量約17%。這波增長反映了各國針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通脹避險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所做的戰略調整。
過去三年,全球央行每年購金量均超過1,000噸,僅2024年就新增1,044噸。美國外匯儲備中有多達71%的資產投放在黃金,成為全球最高百分比與實數的國家,擁有8,133噸。順帶一提美國的黃金以「深層儲存」方式分別存放於Fort Knox、Denver及West Point,並由財政部每年進行審計,運作庫存則用於鑄造美國鷹揚金幣。當中Font Knox金庫現存有4,582噸黃金,並以重達109噸的鋼製金庫門加以防護。
接著是德國(3,351噸)、意大利(2,452噸)、法國(2,437噸)與俄羅斯(2,332噸),而中國(2,280噸)、印度(876噸)與日本(846噸)亦排行前十,不少新興經濟體一直在積極增持黃金,以降低對美元資產的依賴。
除了央行以外,不少主權基金、Family Offices、養老金等均是買金常客,甚至個人投資者也不少買金來作保值用途。去年因投資原因買入黃金(金條與金幣等)的數量按年抽高25%至1,180噸。此外,人海中購買帶金飾物等更是多得無法計算。
十六年後供應或竭
上述需求情況顯然強勁,但從供應角度去睇成件事,也許更加能夠解釋Gold Price爆升原因。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黃金儲量僅剩約59,000噸,而這個數字是個甚麼概念。若以去年年產量3,661噸計算,現有儲量可供開採的年數只得16.1年。換句話說,16年後想買都買唔到,因為已經冇晒。嘩!那麼金價豈不「騰雲直上九霄外,駕霧橫飛五嶽中」。
不過,這一估算未考慮未來產量變化、技術進步或新礦床發現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後全球黃金產量預計將進入下行趨勢,未來實際可供年限可能會更長。僧多粥少、供不應求的情況將愈益明顯。
相比同類資產吸引
據《Business Times》報道,中國珠寶商沈先生表示,過去兩年許多大客戶已不再購買鑽石或其他寶石,因為「鑽石不像黃金有明確的回收標準,所以大家都猶豫。」這正好解釋黃金為何得以一支獨秀,在其它商品包括石油等均在跌價、奢侈品遇冷(根據Bain & Co於1月發布的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大陸奢侈品市場萎縮幅度高達20%)時,黃金可以逆流而上。
至於加密貨幣其實如其本名一樣「虛擬」,但這不是最大問題,危險之處其實在於「發行門檻」極低。如今,幾乎任何人都能technically easy創建或發行加密貨幣,這要歸功於開源工具與易於取得的區塊鏈平台。個人可以在如以太坊(Ethereum)等成熟區塊鏈上創建簡單的代幣,或是具備相應技術知識後自行開發獨立的區塊鏈。這一過程包括撰寫智能合約、整合API,以及建立用戶介面等步驟,而這些內容都有越來越完善的文件說明與開發者社群的支援。
銀紙可以無限印;加密幣可以無限製;鑽石欠缺Standard Market;古董收藏複雜兼出入市手續費高昂。最後,觀察黃金ETF市場,驚人的是若然投資者同時要求兌換實金,隨時斷貨。據《金融時報》資料,近期倫敦實體黃金交割出現4至8周的延遲,這對於一個以流動性著稱的市場而言,屬於極為罕見的情況。◇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