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雖然已有不少疫苗投入使用,但是往往難以抵禦每一種病毒變種。台灣中國醫藥大學研究指出,一種可在貝母屬植物中提取出來的生物鹼浙貝甲素,對部分變種病毒有預防作用,有潛力開發為藥物或保健食品。這項研究今年7月發表在《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上。

團隊指出,自疫情肆虐以來,不少疫苗產品先後投入市場,其中mRNA疫苗對病毒有著高達95%的預防效果。然而不少研究先後指出,疫苗在應對某幾種變種病毒時,效用有所降低。

研究團隊透過實驗證明,浙貝甲素能夠阻礙病毒的刺突蛋白和人體細胞受體ACE-2結合,從而防止SARS-CoV-2病毒入侵細胞。浙貝甲素對多個變種病毒有效,即使在相對高濃度下也對細胞無毒,可能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新藥。研究也發現,除了浙貝母之外,多種貝母屬植物也可同樣防範感染。

貝母屬植物是常見中藥,包括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暗紫貝母等,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更發現,貝母中的成份浙貝甲素有抗癌作用。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