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納米樓出現滯銷,但本土研究社研究員指,政府帶頭起納米樓,供應將會轉移至公屋,批評政府一味追求KPI會令公房質素急劇下降。
本土研究社的Facebook專頁發文,指研究員接受日媒訪問時,指出因「限呎政策」、呎價貴、放寬按揭、加息等因素,令私營納米樓滯銷。不過研究員認為納米樓不會絕跡,「因為政府帶頭越起越多納米樓,供應會轉移至公營房屋」,批評政府一味追求KPI會令公房質素急劇下降。
港府計劃10年來興建43萬伙單位,當中約30萬是公營房屋。研究員指,近年居屋的最小單位面積由371呎跌至2019年的275呎,未來小蠔灣居屋發展項目有四成單位的面積小於227呎。「政府這邊廂在私樓限呎一事『邀功』,那邊廂自己越起越多納米樓,越住越細的問題,只會由私營市場轉移至選擇權較少的基層市民,造成『階級問題』」。◇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