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月4日表示,香港經濟增幅和速度不如預期。在經濟環境低迷、房地產市場萎縮的情況下,中港地鐵公司都處於虧損狀態,港鐵未來恐難獲得政府援手。

陳茂波:港經濟增幅和速度不如預期

香港政府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2月26日發表,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月4日出席電台節目,聽取公眾對財政預算案的意見。

陳茂波表示,香港去年首三季經濟因外圍環境、高息與地緣政治等因素,經濟的增幅和速度不如預期。

他又說,香港目前的失業率為3.1%、通貨膨脹率1%;樓樓回穩、交投率上升;股市交投量見好;訪港旅客量增加。

陳茂波說,處理此次財政預算案遇到的主要問題是,香港在疫情後面臨財政赤字問題。

經濟下行 港鐵受拖累

在經濟大環境低迷和政府財政赤字增加的情況下,港鐵作為香港主要的公共運輸網絡,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從而導致現金流壓力加大並將處於虧損狀態。經濟低迷通常伴隨消費和就業的萎縮,居民外出活動減少,特別是通勤和消費相關的出行需求下降,直接影響港鐵的票務收入。雖然收入下降,但港鐵仍需承擔高昂的固定成本,包括員工工資、車輛維修、基礎設施維護等。這些費用不可避免地對港鐵的現金流構成壓力。

消息稱,港鐵未來10年投資計劃超過2,000億元,當中1,000億元用於已經動工的項目,包括東涌線延線、小蠔灣站、屯門南延線、古洞站、洪水橋站,「北環線」工程亦料約1,000億元。港鐵早前已承諾2023年到2027年期間,會投入650億元,用於為鐵路資產更新及保養維修。不過,截至1月3日,港鐵的市值只有1,646.47億元。

並且,港鐵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也令人憂慮,近年港鐵陸續失去包括英國和瑞典的多條鐵路的專營權。未來,港鐵的國際業務幾乎只能夠靠澳洲3個鐵路專營權。

港鐵並不是靠交通軌道業務賺錢,而是靠地鐵站、城市一體化業務和投資房地產公司維持盈利。港鐵的收入來源之一是其沿線物業的開發和管理。經濟下行導致房地產市場疲弱,物業銷售與租金收益減少,從而削弱其盈利能力。

港鐵也頗依靠這些物業,但是,現在香港的地產以及地產商現狀也不行。現在市場對港鐵持有的物業項目興趣不足,而且整個香港的物業情況都不是很好。

港鐵未來現金流壓力大增

據報,港鐵面對樓市不振,售樓收入料逐步減少,正研究開源節流方案,包括考慮發債融資、出售或抵押商場或其它物業,有可能以「組合拳」方式應付資金需求。不過,近期土地招標成績欠理想,料相關收益需延後,現金收入恐未能應付龐大投資。

消息人士指,開源可能方案之一是發行30年長期債券。目前港鐵負債比率約30%,估計市場可接受升至60%。

另有消息指,港鐵不排除出售資產,包括旗下商場或其他物業。不過,消息人士承認在目前巿道下出售商場物業或被壓價,所以亦可考慮將商場物業向銀行抵押套現。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1月2日在社交平台發帖,指港鐵提到未來10至12年需要承擔逾2,600億元開支。但是當中仍未計算價值1,700億元、關乎北都未來人口規劃發展的交椅洲人工島第五條跨海鐵路,以及造價約300億的南港島線西段。連同港鐵提及的2,600億開支,即總共達4.600億元,

實政圓桌建議未來鐵路規劃應以公私營合作的模式發展,由政府負責土木工程,港鐵只負責供電、訊號系統、機電配套、列車、路軌等工程。

田北辰表示,政府提倡使用物業補貼發展的形式資助港鐵發展不同的鐵路項目,在4,600億項目中,政府已將市值1,000億的土地作為補貼給予港鐵,但港鐵市值低,完全沒有能力舉債或出售商場籌集資金。強調「這樣的經濟市道,你買起個商場再送給人都沒人要啦!」

也有評論指,經濟氣氛差,開發商觀望令過去一年多幅地皮流標,連帶港鐵收入受到影響,不如將港鐵收歸政府所有,該觀點指港府持有港鐵股份約七成半,自由流通量約25%,後者市值約400億元,再計算溢價估計全面回購成本為600億元。假設私有化成事,政府舉債能力肯定較港鐵優勝,而且政府可主導港鐵票價有利民生,但面對逾千億財赤自顧不暇,能否再撥幾百億買港鐵,令人心生疑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