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3月11日),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公布了一項計劃,旨在減少歐盟對中國和印度等國在抗生素等必需藥物上的依賴。官員表示,鑒於成本壓力,這將是一項艱難的任務。
據路透社報道,這項名為「關鍵藥物法案」(Critical Medicines Act)的舉措,旨在解決約270種對歐盟健康與醫療安全至關重要的藥物,在製造供應鏈上的漏洞。這些藥物是根據歐洲委員會去年12月發布的最新清單確定的。
11個歐盟國家衛生部長最近發布的一封信顯示,歐洲使用的抗生素中有超過80%的活性藥物成份來自亞洲,主要來自中國。
新法案鼓勵歐盟各國政府停止長期以來,僅以價格為基準,授予仿製藥招標的傳統做法。
歐洲仿製藥製造商認為,這種做法導致價格競爭,讓中國和印度的供應商佔據優勢,歐洲公司則處於劣勢。
然而,投標的最終決定權仍屬於27個歐盟成員國的衛生部門,而非歐委會。
這些衛生部門在採購藥物時必須平衡預算壓力。
路透社引述一位來自歐洲衛生部門匿名官員對這種兩難處境的擔憂,「例如,如果我能選擇在胰島素上省錢,我可能會這麼做,因為我省下的每一歐元都可用於為腫瘤病人、神經退化性疾病等提供治療。」
歐委會的法案鼓勵歐盟成員國的招標機構在藥品招標時考慮「價格以外的其它因素」,「除非有市場分析和醫療服務融資相關考慮作為正當理由」。
但該官員表示,這讓人質疑該法案是否能實現歐洲製造供應鏈的根本性改變。#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