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以來,在美國優先政策之下,對國際局勢的思考方式發生巨變,增加台海衝突的疑慮。特朗普總統表示,他相信在他的總統任期內,中共黨魁不會對台灣採取行動。
3月7日,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特朗普總統相信,在他的總統任期內,中共不會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
2月26日,在白宮內閣會議上,特朗普被記者問及美國是否會採取行動阻止中共武力控制台灣,他回應說:「我不對任何此類問題發表評論——因為我永遠不想讓自己處於那種境地。」
特朗普對台不明確的言論,與拜登4次明確回答保護台灣相比,形成鮮明對比,增加了一些疑慮。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對《大紀元》表示,一些疑美論的人,經常會把特朗普跟拜登做比較,拜登講過4次要出兵防衛台灣,但特朗普一直拒絕這樣做。
陳世民表示,其實特朗第一任期時也被問過類似問題,特朗普回答說:「如果中共攻打台灣的話,中共黨魁知道我會做甚麼。」而這就是戰略模糊。
針對中共犯台問題,國務卿魯比奧回應說:「美國已作出承諾以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並對此作出反應,也將執行這些承諾。這就是立場,中國人(中共)也知道這一點。」
台灣勵志協會(TIA)行政總裁賴榮偉對《大紀元》表示,這是特朗普談判的藝術與招數,但他有他的底線與真實的想法。
「在外交的語言上,他必須要呈現一種模糊與彈性,不被對手任意拆破。如果把話說死了,就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游說甚至是認知作戰。」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對《大紀元》表示,從1979年到現在,不管哪一任美國總統,事實上對台灣的政策都是戰略模糊,某種程度台灣跟美國也不存在的雙邊共同防衛協議。
「特朗普也不喜歡採用拜登的做法,他是一個交易型的外交領袖,如果底線講太清楚了,就沒有模糊空間,很難去談判的。」
實際上,與言論上模糊相比,特朗普政府對台灣的支持力度沒有發生變化。
特朗普總統在1月20日上任首日,即宣布對所有外援資金凍結90天,但解凍了對台灣的8.7億美元軍事援助。
2月12日,美國國防部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表示,美國優先考慮遏制與中國(中共)在太平洋地區的戰爭。
2月13日,美國國務院在例行的台灣問題簡報中刪除了 「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這句話。
陳世民表示,疑美論、棄台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分化台灣跟美國的關係,讓台灣人不再相信美國,台灣就變孤立無援了。因為全世界唯一有可能來協防台灣的就是美國,一定是美國先來協防台灣,其他盟邦才有可能跟進,一起來協防。
賴榮偉表示,棄台論是毫無根據,它與事實完全不符。但是在國際上有棄台論的炒作,這是中共在背後的認知作戰,目的是誤導整個國際社會。
陳世民表示,特朗普上任以後,主要目的是先結束烏克蘭戰爭。一旦結束了烏克蘭戰爭,特朗普一定會集中精力對付中共。因為特朗普最重要的期盼就是讓美國再次偉大,製造業能夠回流、貿易逆差能得到化解,這兩個最重要挑戰的對手都是中共,當然特朗普會要求中共必須要去解決這些問題。
美國以實力來追求和平
在美國優先的政策之下,特朗普要求各國增加軍費,以實力來追求和平。
賴榮偉表示,特朗普之所以提出美國優先,是因為全球化自由開放的過程裏面,美國吃虧了。被很多國家追上來,美國的產業進展得不如預期。
他說,美軍在全世界各地巡弋,保護了全世界的和平,節省了世界各國的軍費開支,大家就把省下的錢拿來發展經濟,到最後吃虧的是美國。特朗普其實告訴全世界你們不能再搭便車,把美軍當作好像跟空氣跟水一樣的公共產品。必須要付費、要買美國的東西。
陳世民表示,現在大多數東亞國家,都依賴美國的安全保障,甚至覺得美國的保護是應該的。美國不但要保護我,還要出錢來保護我。
「以前不用付錢,現在要付錢了,當然就覺得有一種收保護費的感覺。」他說。
現在面對中共的軍事威脅與挑釁,這些亞太國家的確應該增加軍事預算,實力就會更加強大了,這跟特朗普所說的以實力求和平,道理是一樣的。
賴榮偉表示,特朗普最厲害的就是以美國的實力,跟人家一對一地談判。以實力來追求談判,以實力來追求發展,以實力來追求和平。
葉耀元表示,武力攻台就等於說,它要跟全世界翻牌,跟美國也要翻牌,它也不知道美國介入的機率,美國如果介入的話,中共打輸了,那不得不償失嗎?只要中國國內沒有到整個亂掉,在經濟或是政治的情勢崩盤之前,中共都不大可能會對台灣動武。◇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