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諾撒培德學校位於香港仔,是一所資助的天主教男女子小學,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2024/25學年,學校提供總數9班,小一、小二及小四各1班,小三、小五及小六各2班。學校小一派位學額有50個,自行分配及統一派位的學額約各半。學校的辦學團體為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校訓為「立己立人,愛主愛世」。嘉諾撒培德書院是嘉諾撒培德學校的「聯繫中學」,聯繫中學意思,是在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書院最多能夠保留四分一的學位餘額予學校的畢業生。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在1860年開始在香港進行福傳工作,香港仔是女修會在中環及筲箕灣外,在香港島上現存第三歷史最悠久的主要福傳地點。女修會在1897年落戶香港仔成立聖家修院,先後為區內的漁民提供醫療、教育及社會福利(如孤兒院)的服務,學校開始時提供幼稚園及小學程度的教育,同時兼收男女生。學校在1905年興建的舊校舍座落在香港仔舊大街盡頭和現址不遠處 (即現香港仔賽馬會診所),當時已經有50名學生就讀。原來的校舍只有兩層,課室總共只有4個,樓下的課室在有需要時亦會用作診療室照顧附近居民。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在1946年建成一座兩層高的校舍,同時開辦診所和慕道中心,並在1956年完成擴建第三層。嘉諾撒培德學校到1960年時已開辦上、下午校及有過千名小學生。區內的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在1958年創辦,當時主要招收男生,嘉諾撒培德學校因而漸漸轉為只招收女生。舊校舍在小學搬到現址後仍用作培德幼稚園,後在1987年停辦。最後,嘉諾撒培德學校在2022年開始同時招收男女生,希望透過六年時間完全轉成男女校,與其他女修會屬校只收女生的情況有所分別。
近年,嘉諾撒培德學校在九月均會舉行以有興趣報讀的家長及其小朋友為對象的體驗課,讓小朋友能夠在校園的環境內預先接觸小學教育的趣味。以剛過去的2024年9月為例,學校以「童遊中秋」及「英語課」作為題材,透過與中秋及中國傳統有關的故事設計中文體驗課,亦透過讀、寫、唱及畫等不同的方式學習英語。
至於大型的校慶開放日,嘉諾撒培德學校主要會每5年舉行一次。在2022/23學年,嘉諾撒培德學校以「感恩‧傳承‧恩寵滿載」為主題舉行與125周年校慶相關的活動。
在2022年12月中,學校便舉行了一天的開放日,供學生的家長、校友及公眾人士前往參與。學校在地下禮堂首先進行相關的慶典儀式,例如以短片及學生話劇的形式,介紹女修會由1860年來港到1897年辦修院及學校的一段歷史,及學校在過去125年的發展與同邊社區的關係,亦有安排學生的音樂及歌唱表演。而當典禮完成後,地下禮堂首先變身為新興運動的體驗區,而個別課室及特別室亦有安排不同的攤位及工作坊,供參加者參與體驗一番。
學校在香港仔舊大街建立接近130年,位處香港仔中心點,和其他傳統華人風俗活動總有交集。例如每年舊曆二月中的洪聖寶誕期間,鴨脷洲洪聖誕均會從學校旁的天后古廟請出天后到對岸的神棚讓信眾前往參拜。@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