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正研究調整公營醫療服務收費,考慮對磁力共振(MRI)、電腦掃描(CT)等放射診斷服務按項收費。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昨日(21日)表示,現時放射服務完全由政府資助,未來或推行「高度補貼」的共付機制,希望可縮短輪候時間,並更有效運用醫療資源。
黃立己表示,放射服務需求持續增加,2023至2024年度公立醫院提供約8.7萬次磁力共振檢查,但例行個案輪候時間長達3年9個月。
黃立己表示,現時部份已預約檢查的病人未有按時應診,浪費服務名額。他透露,約有一成病人在預約後未有應診,部份已於其它醫療機構完成檢查或情況改善,但未有提前取消預約,部份病人甚至為「求個安心」而重複檢查,影響有需要病人的服務。逐項收費或可減少病人「甩底」情況,提高服務效益。並透露未來如果病人不主動提前取消,公院會照樣收費。
他續指,私營市場每次磁力共振檢查收費約為數千元,公立醫院即使引入共付機制,仍將維持高度補貼,讓市民負擔可接受水平。收費調整將主要針對MRI及CT等需求殷切的服務,病情危急或罕見病人則可繼續免費接受檢查。醫生亦將透過電子病歷系統參考病人放射診斷的預約情況,避免重複檢查。@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