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書院中五生在杭州遊學期間客死異鄉,事後校方及局方三緘其口,以「尊重家屬意願」為由不公布死因,加上之後類似大陸考察團陸續爆發急性腸胃炎,引發香港家長擔心大陸遊學團是否安全。由於消息渠道全面閉塞,傳媒無法得知聖保羅死因的真實死因,各種小道消息便充斥社交平台,其中有關「欺凌」的說法至今仍然廣傳,甚至有人專門開設社交平台帳戶分享該校學生暴力欺凌的影片。

小道消息之所以廣傳,全因資訊閉塞,傳媒作為社會第四權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第四權在重大事故發生後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與聖保羅客死異鄉事件性質相似而第四權能正常運作,最佳例子是2002年北京凱迪克大酒店火災。

2002年7月13日,香港一個為數50多人的普通話遊學團抵達北京,入住朝陽區四星級凱迪克大酒店。然而,不幸事件於入住後一小時發生,酒店10樓發生火災,兩名香港女生及一名韓國學生被濃煙焗死。這宗酒店火災,成為了中國酒店火災的一個「教科書個案」,其中一個描述是這樣的:

「2002年7月13日23時左右,北京凱迪克大酒店1020房間發生火災,造成住在1022房間兩名赴京旅遊的香港女學生死亡,住在1021房間的一名韓國女學生受傷(註:事實亦已死亡)。」

「據調查,住在1020房間的香港男學生鄧某(12歲)和李某(14歲)承認,7月13日22:40左右,在1020房間內劃火柴玩,然後離開房間。經專家調查,鑒定這宗火災的起火原因是人為明火所致。由此,警方認定火災由鄧某、李某玩火造成。」

這個簡述的資訊量,已經遠較今次聖保羅事件具體。但事實上,該火災受到傳媒和社會高度關注,留下了大量資訊,讓我們可以重組當年傳媒報道事件的整個過程。

首先,參與報道的傳媒相當多,今天在網上搜索這宗22年前的事故,可以找到來自《蘋果日報》、《東方日報》、《太陽報》、《大紀元時報》、《文匯報》、《新浪網》、《中國新聞網》的報道,而且時間跨度長,由事故時橫跨至2005年。報道的內容亦十分廣泛,涉及起火原因、死亡時間、死者的急救意識、家屬反應、中港官方反應、校方對死者的懷緬、酒店管理問題、遺體運港情況、家屬追究責任等。與今天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兩名香港死者及其父母、玩火柴導致火災的兩名同團男生,他們的全名仍然可以在網上找到,傳媒甚至刊出了死者的遺照及父母受訪時的照片。

第二,所有重大事故由曝光那一刻,傳媒所報道的細節未必完全準確,所以報道之後更正資料是專業傳媒負責任的做法。事發之後,有兩個重要細節得到更正。一開始時,傳媒引述消息指火災原因是充電器漏電引致火災,其後發現真正的原因是兩名同團男生玩火柴。另外,維基至今仍然寫道,兩名死者分別來自兩間天主教女校,然而當年7月16日《文匯報》已引述所報稱聖保祿學校校長,相關死者並非來自該校。若沒有記者們努力核實資訊,維基這個錯誤便可能不斷延續下去。

第三,資訊不準確、不詳細、不公開,容易引發公眾憂慮。同樣來自上述《文匯報》的報道,受訪的聖保祿學校王校長澄清該生並非來自該校時指出,「如果有關報章在重要的細節方面做出正確報道,就不會引起該校師生及學生家長不必要的緊張和憂慮。」

第四,相關報道涵蓋中港官員在事件中的互動。駐京辦協助家屬處理後事、北京市政府予以協助、保安局署理常任秘書長湯顯明對事件表示遺憾、教署署理助理署長黎劉瑞娟對事件表示關注。傳媒記述了一個重要細節:隨團一聯職員透露,公安曾向特區駐京辦施壓,希望死者家屬儘量低調處理事件,對家屬開記者招待會有微言。這個中港大不同之處,會否是今次聖保羅事件的一把鑰匙?

第五,上述教署署理助理署長黎劉瑞娟表示,家長在安排子女參加由旅行社或其他機構舉辦的遊學團時,應充份了解交通、飲食、住宿和保險等安排。這個信息非常重要:家長有權監察遊學團的運作,並要求主辦方提供儘量詳細的資訊。

第六,傳媒報道記錄了家長們對事件的不滿。當年7月25日《文匯報》有以下報道:家長批評,「外來援救的工作十分遲,事發時間是23:00左右,但是兩個小朋友是到00:30才送到醫院;而在兩個死者斜對面房間的韓國小朋友,在11:50就送到醫院。」「死者父母曾經要求與事發當晚的酒店員工會面,但酒店一直沒有安排,態度十分冷漠。甚至到他們離開北京,酒店也沒有派出高層人員向他們道歉或者承認責任。他們對此十分不滿,覺得難以忍受。他們斥責酒店是否懂得父母突然痛失子女時的感受和生命的寶貴。」

第七,以上多次引述《文匯報》報道,說明當時傳媒不分左中右,均致力做好報道。然而,今次聖保羅書院客死異鄉事件,《文匯報》由事發至今,未有片言隻語予以報道。也許,這也是一個重要資訊。

走筆至此,再談談一開始所講的聖保羅暴力欺凌的影片。校方在相關影片曝光後一日火速發出家長信,交代兩段暴力欺凌影片的細節,包括其中一名學生已經離校。事件證明,快、狠、準的公關回應,是釋除公眾疑慮的不二法門,聖保羅書院其實有這個能力。◇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它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