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活著,但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仍活著。

前立法會議員、已解散的囚權組織「石牆花」創辦人邵家臻今年1月因胃癌病逝,享年55歲。最近我有幸看了一齣關於邵的新紀錄片《停留是剎那》,導演是旅居紐約的陳耀成(Evans Chan)。在今日被紅海淹沒的香港,饒舌歌手Billy Choi無法在麥花臣演唱會唱出《Sorry呢度係香港》,RubberBand七欖開幕表演突然被取消,相信《停留是剎那》也會成為禁片。

2019年4月,「佔中九子案」判刑,邵家臻4月18日在立法會發言時告別議會,稱可能是他議會生涯的最後一次發言:「停留是剎那,轉身是天涯。本人就此作別。」想不到,他入獄前的最後發言,會成為傳記紀錄片的片名。更想不到,他會於2025年離開我們。

《停留是剎那》不僅是一部紀錄片,更是一段關於香港、人性、失去與堅持的旅程,觀眾可以感受到導演及邵家臻對香港無條件卻複雜的愛。該片最初並非導演計劃中的作品,影片的誕生源於2018年一次訪問。邵家臻今年1月因胃癌離世,這突如其來的事件,把影片轉化為一場情感與記憶的追索。導演坦言,這部影片是「work in progress」,它不僅記錄了邵家臻的故事,也成為他自身與香港關係的反思。

邵家臻無條件的付出與堅定的道德觀,成為影片中最打動人心的部份。邵無條件愛香港,但這種愛在香港近年來的巨變中顯得格外沉重。作為一部紀錄2014年雨傘運動至2024年後反送中時代的影片,它不僅是導演對邵家臻個人的懷念,更是對一個時代的集體哀悼。

片中出現大量導演與邵家臻的WhatsApp對話截圖,因白色恐怖關係,兩人漸漸疏遠,亦是不少移英港人與留港親友的寫照。這種遺憾貫穿了影片,讓它成為一場未完的對話。對海外港人來說,影片能讓觀眾重新審視香港朋友的處境,既心痛又珍惜。有趣的是,這類香港社運紀錄片往往幫助香港人療癒共同的歷史創傷,這種雙重情感——傷感與力量——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停留是剎那》暫時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記錄了一個可愛而勇敢的人,記錄了一個動盪的時代,更記錄了導演與香港之間剪不斷的聯繫。影片不僅讓人回顧過去的傷痛,也激發了繼續前行的力量。在香港故事逐漸被壓抑的今天,這部紀錄片如同一本被囚禁的書,等待飛出去的那一刻。這不僅是邵家臻的故事,也是香港歷史的縮影,值得被記錄與傳承。

雞蛋裏挑骨頭,若要讓該片衝出國際、讓非香港人也看得懂,建議導演加入更多關注香港和邵家臻的背景資料,例如介紹為何爆發雨傘運動、為何港人那麼「激進」反送中、為何邵家臻想當一名社工、為何他投身社運……◇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