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免「廢」暢飲今日(2日)發布《香港飲品包裝監察報告》,評估香港飲品包裝的狀況。調查發現,1,034個膠樽樣本中,有187個使用了PVC作招紙物料,因為PVC難以回收,並會污染回收流程。

研究測試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間收集的1,034款不同飲品及樽身尺寸的樣本,樣本來自免「廢」暢飲在天水圍進行的「天天樂回收」的社區回收計劃,以及在香港島和清水灣推展的「愛回收+」。

研究發現,樣本中有905個是透明飲品膠樽。團體指,透明樽身較易回收,並可循環再造成新樽,而彩色樽身及其它塑膠樽身會降低物料的價值及循環再造率。

另外,有187個樣本使用了PVC(聚氯乙烯)作招紙物料,其中100個為香港註冊飲品。團體表示,PVC難以回收,並會污染回收流程,認為本地市場有需要改善飲品包裝設計。另外,有933個樣本的招紙屬光學辨識不友善,團隊指這會妨礙回收流程,影響光學分選,從而降低塑膠飲品包裝的整體回收及循環再造率。

免「廢」暢飲建議生產商使用透明PET樽身;停用PVC招紙,並改用PET、PE、PP、OPP或發泡PET或PETG等物料;避免使用全包裝標籤,500毫升以下的樽身至少保留50%的表面;使用易於撕除的標籤設計。政府應拒絕註冊使用劣質或不可回收物料包裝的飲品,例如使用PVC招紙的飲品。@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