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6日)發表網誌,表示政府在源頭減廢和擴大回收網絡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又提到環保署於3月推出了《減少使用包裝約章》,至今已有102家本地及跨國企業簽署。
謝展寰在網誌說,自2021年以來,都市固體廢物的每日平均棄置量已持續3年下降,從2021年的11,358公噸減至去年的10,510公噸,減少幅度達7.5%。
政府推動的「綠在區區」計劃亦顯示成果,去年回收物量達41,800公噸,較2023年增長近60%。「綠在區區」的公共回收物收集點,在今年第一季大幅增加至超過800個。去年的到訪人次約有約1,270萬,比2023年大增約80%。
謝展寰指,為了解決過度包裝問題,環保署於3月推出了《減少使用包裝約章》,至今已有102家本地及跨國企業簽署,承諾減少包裝使用及改進包裝設計,涵蓋了超市、物流、電子商貿等行業。環保署設計了一個標誌,上面有口號「包少啲」(Wrap It Light),署方鼓勵簽署《約章》企業在旗下的店舖/處所張貼環保署提供的標貼。
謝展寰強調,儘管有意見認為立法更為有效,但由於包裝種類繁多,政府的計劃是首先為業界提供減少包裝的指引,鼓勵行業減少包裝並積累經驗,未來可以根據這些經驗進一步推進立法。
他還提到,企業和市民的參與對減少廢物具有重要意義,並將繼續與各界合作,推動減廢文化。他表示,政府的措施和計劃不僅有助於環保,也有助於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並推動可持續發展。@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