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正在審議《財政預算案》,漁護署在書面回覆議員提問時透露,在過去一個年度,至少人道毀滅了630隻野豬,按年增加20%,估計全港郊野地區野豬總數跌至約900隻。
漁護署稱,署方在2017年年底至2021年11月進行「野豬捕捉及避孕/搬遷計劃」,然而漁護署的調查顯示相關行動的成效遠遠追不上野豬的繁殖速度,而且野豬習慣被人餵飼後,即使被搬遷到郊野,仍會不斷重返市區或民居索食。
因此,漁護署自2021年11月起推行新措施,捕捉對公眾構成潛在危險或造成滋擾的野豬,以保障市民安全和公共衞生。野豬捕捉及人道處理行動涉及由獸醫對野豬使用麻醉槍,並利用藥物注射作人道處理。
漁護署捕捉野豬的行動次數由2020/21年度的178次增至2023/24年度的307次;2024年4月至今年2月這11個月內,行動次數已達315次,是近5年之冠。西貢、沙田、大埔、中西區、南區和東區都是捕捉野豬的熱門地點。
捕獲和人道毀滅數字均按年上升,捕獲數字由2020/21年度的344隻升至2023/24年度的540隻,截至2025年2月的2024/25年度數字已高達643隻。人道毀滅方面,數字由2020/21年度的26隻升至2021/22年度的105隻;翌年停止「注射避孕疫苗和進行絕育手術」計劃後,2022/23和2023/24年度分別升至361隻和525隻,截至2025年2月的2024/25年度數字再增至630隻。
自2019年起開展的「野豬數目調查計劃」利用紅外線自動攝影機及空間統計分析模型估算郊野地區野豬的種群密度,從而推算全港郊野地區野豬的數目,以便長期監測其族群趨勢。全港郊野地區野豬數目由2020年度約1,700隻,上升至2021年度約2,000隻。2022年度開始急跌,由1,830隻跌至2023年度約1,360隻,再到2024年度約900隻。
署方形容,近年本港野豬滋擾問題逐步得到改善。野豬滋擾黑點數目在2024年年底為15個,比2022年的42個減少約64%;野豬傷人個案在2024年為7宗,比2022年的36宗大幅下降約80%。
署方又指,一直向市民宣傳預防野生動物滋擾及不要餵飼野生動物的觀念,包括在幼稚園、中小學、老人中心和鄰近餵飼黑點的社區提供生態教育活動及導賞團;在社交媒體、公共交通工具及車站刊登宣傳廣告等,去年更推出一系列以「全城唔餵」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