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日前公布了一份備受關注的關稅豁免名單,縮小了新關稅的徵收範圍。此舉被外界視為美國在全球貿易戰中的一次政策調整,但其背後意圖與實際效果引發多方解讀。

對於美國部份關稅豁免,中共當局稱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官方評論將其視為中共在貿易爭端中的「勝利」。不過,4月13日(上周日)特朗普總統不點名回應說,針對這些產品(晶片和電子產品)的有針對性關稅正在醞釀。總統表示,將對它們進行國家安全關稅調查。調查結果很可能會產生新的關稅。

針對中共官方的糾錯言論,專家反駁認為,特朗普在做戰略性的重新設局,美中關稅戰只是開場,真正的生存戰、全球話語權的爭奪戰已來臨。

中共當局加強輿論引導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上周五(11日)公布了一份豁免名單,縮小了新關稅的徵稅範圍。這些豁免將適用於電腦、伺服器、智能手機、打印機、晶片製造設備、無線通訊設備(如發射站、路由器等)、存儲器、顯示器、晶片相關器件、集成電路等。

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上周六(12日)表示,「特朗普總統已明確表示,美國不能依賴中國來生產半導體、晶片、智能手機和手提電腦等關鍵技術(產品)。正因如此,總統已從蘋果、台積電和英偉達(NVIDIA,輝達)等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獲得了數萬億美元的美國投資。在總統的指示下,這些公司正在儘快將製造業務轉移到美國本土。」

一位白宮官員透露,對於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這一豁免僅適用於特朗普的對等關稅。美國對華對等關稅本周已攀升至125%。除了對等關稅外,特朗普此前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20%關稅仍然有效。

該官員還說,特朗普很快就會下令調查半導體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這可能會導致對該行業徵收其它新關稅。「總統已表示,汽車、鋼鐵、藥品、晶片和其它特定材料將被納入具體關稅,以確保關稅公平有效地實施。」該官員說。

對於美國部份關稅豁免,中共商務部回應稱,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一些官方評論員和媒體對此進行了更為激烈的解讀,有評論將其視為中方在貿易爭端中的「勝利」,還有人稱美國「撐不住了給自己找台階下」,甚至稱美國的舉動是「退讓」「下跪」。

不過特朗普13日再次點名中共,說沒有國家能逃脫不公平貿易。CNBC報道,特朗普指「關稅豁免」是假新聞,稱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對美國不公平貿易逆差,以及非貨幣關稅壁壘的責任,並且特別點名「尤其是中國,它對待我們遠比其它國家惡劣得多」!

專家:戰略性重新設局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認為,中共內部將美方豁免視為關稅破口或特朗普退讓,其實是內宣誤導。

他對《大紀元》表示,特朗普宣布豁免部份商品關稅,實際上是在激勵企業脫離中國轉向安全的供應鏈,也就是用稅制敦促供應鏈重組排擠中貨保護非中製造。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也認為,這不是退讓,而是戰略性的重新設局。

「特朗普這次豁免針對的是消費性的電子產品與零件。這些產品大部份在中國組裝,但背後的真正的核心材料跟技術來自美國、日本、南韓、台灣。豁免這些產品可以避免美國消費者在2025年面臨電子產品價格飆升。」

黃大衛說,美國此舉也是在把中國供應鏈與非中國的核心技術進行切割,豁免也是有條件的,必須證明產品具有特定技術、無可替代來源等。

「特朗普的真正目的是從製造業科技鏈物流體系中擺脫來自北京的力量。」他說,美國以國別原產地加上高關稅比率,逼全球的廠商站隊,起碼要站在跟歐美國家一致的利益上。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六(12日)已表示,他將於周一(4月14日)提供晶片關稅的具體訊息。

白宮官員發出的訊息說明,即使特朗普暫時對晶片等產品給予對等關稅豁免,但這些產品的關稅前景仍充滿變數。

分析:關稅戰只是開場 「生存戰」已來臨

美中關稅戰在上周達到新高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出人意料地於上周三(4月9日)宣布,對包括歐盟在內的多國新加徵的高額關稅將暫停90天。他同時將針對中國的關稅進一步提高至145%。

作為回應,中共當局於上周五宣布,對美國商品徵收125%的報復性關稅。然而,中共在聲明中罕見提到,「若美方後續繼續加徵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目前正在與貿易夥伴進行談判,希望能達成在特朗普看來對美國公平的協議。白宮官員表示,已有超過70個國家與美國政府接洽,希望展開貿易談判。

對於特朗普周日再次點名中共,強調沒有國家能逃脫不公平貿易,孫國祥談到,如果更多美企加速撤出中國、美國民意支持對華強硬政策,那麼特朗普很可能會更加毫無後顧之憂地升級與中共的貿易戰。

他表示,特朗普政府最終目的是通過精準關稅跟國安調查,達成去中國化的供應鏈、重塑美中經貿關係的目標。

孫國祥表示,如果北京以此作為談判籌碼或者是誤判美方立場,未來在更激烈的關稅或科技管控措施出現時,可能將面臨措手不及的風險。

黃大衛則認為,未來可能會進入以下幾種情況:金融制裁層級可能利用SWIFT打擊,導致外資從中國撤離、中資企業在美國退市;對華科技禁運可能不止晶片,甚至是精密加工模具;中美之間的人員和資本自由流動可能也要限制。

「美中關稅戰只是開場,真正的生存戰、全球話語權的爭奪戰已經來臨,特朗普要把中國從全球價值供應鏈裏面挖出來,北京將在全球逐漸成為孤島,而中共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黃大衛指出,北京面臨的現實壓力是無法硬槓特朗普的貿易戰,現在中國出口已經大幅減少,內需無法消化過多的生產品,經濟萎縮,外資撤退,工廠倒閉人員失業,財政吃緊,當局面對應對空間不足等諸多危機。#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