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產品徵145%關稅,香港也遭受同樣對待,引發各界對香港經濟前景的廣泛討論。有經濟學者認為,美國視香港為中國一部份的政策,令香港經濟前景更不樂觀,而聯繫匯率在資金外流與儲備透明度不足的壓力下,穩定性備受質疑。有市民擔心,香港恐將面對裁員減薪潮。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2日簽署行政令,對全球商品普遍徵收關稅,並取消了中國和香港商品的小額豁免。面對美國徵收巨額關稅,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將「確保自由港地位」。他也在網誌表示,在美國對全球徵收關稅後,環球市場前景不明朗,香港「顯得更加穩定和具吸引力」。

美國視香港為大陸一部份

資深銀行家吳明德在網台節目「珍Talk」表示,陳茂波的說法只是一種安慰,但對於一直在香港做生意,或是在香港長大的港人,這些說法並不可信。他表示,美國已經不再承認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亦不再享有「最惠國待遇」,與中國大陸同樣對待,這時候再強調香港的「自由港」優勢亦難令人信服。他相信,即使是口說支持政府的商人,也會考慮撤離香港。

資深媒體人、日本山梨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練乙錚也在同一節目說:「香港的政治自由已經沒有了,經濟自由慢慢都沒有了。就算你說你自由,人家都不肯來你這裏投資。」

練乙錚表示,香港入口美國貨超過出口,本不應成為美國關稅戰的目標,但因「一國兩制」名存實亡,香港被美國視為中國的一部份,遭受無妄之災。

除了對中港產品徵收關稅,特朗普亦取消了中國和香港商品的小額豁免。因應中共對美加徵關稅,特朗普將中港小額包裹關稅提升到90%,再提升至120%。

特朗普今年2月簽署備忘錄,限制「外國敵對勢力」投資美國的關鍵戰略領域,將中共(PRC)列為第一位,香港及澳門都在列。

此外,美國跨黨派議員近日再提出法案,要求終止香港駐美經貿辦的運作。

聯繫匯率前景難測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在「珍Talk」節目表示,近期金管局入市支持港幣,顯示資金外逃壓力。他認為這批資金流出多屬短期套利資金撤離,與關稅戰直接關聯不大。2025年初港股曾吸引資金流入,後因形勢不明,熱錢套現離場。至於港幣匯率的長期穩定性,則取決於北京和美國的表現。他認為,香港對北京仍有價值,北京不會想要完全打爛香港,未見大規模沽空危機,但若貿易戰進一步升級,聯繫匯率的風險仍未可知。

吳明德則表示,缺乏公開數據和監督機制,令市民難以判斷儲備的真實狀況,這在當前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下尤為危險。

他形容,港幣本質上是「賭場籌碼」,其發行量應與美元儲備一一對應,有多少美元進來,就印多少港幣。市民可隨時用港幣兌換美元,這是聯繫匯率的基石。然而,若外匯儲備中充斥人民幣資產,市場信心可能動搖,尤其在資金外逃壓力加劇時。

吳明德也表示,香港外匯儲備的真實狀況令人擔憂,主要是因為香港的公民社會遭中共打壓,立法會也失去監察作用。以往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可定期審查政府賬目,甚至召開獨立聆訊查詢外匯儲備的分布情況。然而,現在這些監督渠道已不復存在,政府可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公開詳細數據。

吳明德提到,2008年雷曼危機時,歐洲因美元短缺險些爆倉,聯儲局最終提供無限量美元流動性救市。他警告,若香港的聯繫匯率遭遇類似衝擊,仰賴美元的穩定性至關重要,但若中共國有銀行在美元交易中被美國限制額度,聯繫匯率將面臨崩潰風險。

市民擔心裁員潮將至

在中環上班的法律界從業者陳小姐對香港經濟感到悲觀,認為香港在美中關稅戰中相當被動。她對《大紀元》記者表示:「美國早已不承認香港有一國兩制。香港政府的口徑與中國一致,大家都是說奉陪到底,沒有理性的討論。」她也擔心,隨著香港政府依賴中國大陸,外匯儲備進一步減少,金融穩定性將受衝擊。

陳小姐表示,香港過去的繁榮是靠自由,現在香港失去自由,優勢已經不存在,「連新聞自由都沒有了,已經很差」。

她表示,雖然自己的行業暫時沒有受到波及,但預計香港整體經濟環境會惡化,裁員潮將加劇,應減少開支,不再購買奢侈品。@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