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登場的中國廣交會,是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後中共首次舉辦的大型出口展銷會。多家參展商反映,自美方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以來,美國訂單幾乎全面停擺,市場仿若「凍結」。出口前景面臨嚴峻考驗。

廣交會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之稱,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貿易展會之一,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然而,面對美方加徵的高額關稅,不少參展企業感受到出口前景急遽惡化。主辦方表示,今年登記的海外買家中有約10%來自美國及歐洲;而去年11月的廣交會,有約20%的海外買家來自歐美。

路透社4月16日報道,大多數受訪出口商表示,美國訂單被推遲或取消,而這些訂單對於外貿公司來說至關重要,這對中國經濟來說是一個不好的訊號,因為中國去年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數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一家生產醫療器材的企業的負責人坎迪斯‧李(Candice Li)表示,在美國將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到145%後,她公司的美國訂單就消失了。

李女士表示,她的公司無法在一夜間找到新的市場,她擔心公司很快會削減工時,甚至最終要裁員。

另一家專注電子零件出口的康茂電子,其市場經理李先生也直言:「這事關生死,因為我們60%~70%的業務都是與美國客戶打交道。」貨物無法出口,錢收不回來,形勢非常嚴峻。

生產濾水器和智能馬桶的深圳藍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銷售代表黃科比表示,目前,歐洲的銷售額有所上升,但美國市場已經「凍結」。

揚聲器製造商Zealot的銷售經理杜先生表示,Skechers原計劃向Zealot採購3萬個揚聲器,並分發至其在美國的門市,但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徵關稅後,該訂單已被擱置。他表示,公司目前依靠其他海外市場維持業務。

美國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每年出口總值超過4,000億美元。對許多中國企業而言,失去美國市場將直接打擊營運命脈。

許多出口商表示,他們要麼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以外,要麼將銷售市場轉移到美國以外。

此次廣交會自4月15日持續至5月5日。在全球關稅壁壘升高與市場不確定性加劇的雙重壓力下,成交額還是未知數。

當地時間4月15日,美國白宮網站發布的一份針對232條款的「事實清單」中提到,「中國現在面臨著對進口到美國的產品徵收最高可達245%的關稅」。

白宮也強調,目前已有超過75國與美國展開接洽,商討新版貿易協議。由於相關談判正在進行,針對這些國家的高關稅目前已暫緩,但中國例外。由於中共的報復行動,其對美出口產品現面臨高達245%的關稅。#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