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假期今日(18日)開始,訪港旅客人數增加,但業界普遍反映港人外遊、旅客消費審慎,加上網購盛行,導致本地消費力不足,形容情況「旺丁不旺財」,預料零售生意按年下跌約一成,餐飲業亦處於低位。業內呼籲加快轉型發展電商,推出具本地特色產品吸引顧客,以尋求突圍。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會務總幹事林志忠在電台節目指,復活節一向並非傳統消費旺季,今年不少港人趁假期外遊,加上訪港旅客偏向深度遊、觀光而非購物,使得零售業即使人流上升,生意額仍未見明顯改善。他預計,整體零售生意額將較去年同期下跌約一成,形容「旺丁不旺財」。

林志忠補充,轉季期間家電如冷氣機、抽濕機銷情相對較佳,但整體零售表現仍受制於消費模式改變。他建議業界轉型發展電商,並推出本地獨有產品如長洲平安包、熊貓主題商品等,以吸引旅客及市民購買。

雖然商場普遍舉辦節慶活動帶動人流,但是林志忠認為僅靠復活蛋與白兔主題難以長遠吸客,應舉辦具特色的展覽或活動,如藝術品展示或互動體驗,提升消費吸引力。

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今年2月本港零售總銷貨價臨時估計為294億港元,按年下跌13%,連跌12個月,顯示整體零售環境持續受壓。

餐飲方面,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榮譽會長邱金榮表示,與過往長假期相若,今次復活節港人北上或外遊消費的趨勢未變,加上市民習慣改變,外賣與「兩餸飯」日漸普及,餐廳生意明顯轉弱。即使業界推出多項優惠吸客,但仍難扭轉劣勢,形容現時經營狀況僅屬「企穩低位」,要待市民消費信心回升才有望改善。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則說,雖然個別業主願意減租,食肆經營壓力稍減,加上與商場合作推出「二人同行、一人免費」等優惠,希望吸引市民留港消費。不過,他預計復活節假期整體生意仍較平日下跌約兩成半。

在大陸並無復活節假期的情況下,來港旅客雖有增加,但購物意慾未見顯著回升。業界普遍認為,唯有加快轉型、結合線上線下營運模式,推出具吸引力的本地文化商品與體驗,方能在逆境中尋找出路。@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