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4月17日)簽署兩份總統文件,宣布開放太平洋偏遠島嶼保護區(PRIMNM),解除奧巴馬政府時期設下的商業捕魚禁令,並指示商務部大幅鬆綁聯邦漁業監管,以重振美國海鮮產業與遠洋捕撈實力。
白宮表示,此舉旨在對抗外國長期主導的非法捕撈與不公平海鮮貿易行為,減少對進口水產品的依賴,同時提升本土漁業競爭力,並維護美軍在專屬經濟海域的行動自由與國防訓練權益。
雖然白宮並未點名「中共」,但文件中所指的高額補貼、監管鬆散、涉強迫勞動的漁業行為,與中共遠洋漁業政策高度重疊。
特朗普簽署兩份文件 重振商業捕魚
周四,特朗普簽署了兩份文件。其一是行政命令《恢復美國海鮮產業競爭力》(Restoring American Seafood Competitiveness),另一份則是總統宣言《釋放太平洋美國商業漁業潛力》(Unleashing American Commercial Fishing in the Pacific),強調要「解除過度監管」、「重新開放封鎖海域」,恢復美國漁船捕撈權。
總統宣言指出,太平洋偏遠島嶼海洋保護區(PRIMNM)涵蓋超過40萬平方英里,原全面禁止商業捕魚。特朗普裁定,在現行法律保障下,適當管理的捕魚行為「不會危及區內具科學與歷史價值的生態對象」,因此宣布開放。
近九成海鮮仰賴進口 美漁業遭遇不公平競爭
特朗普在行政命令中指出,儘管美國控制著超過400萬平方英里的優質漁場,但市面上幾乎90%的海鮮為進口品,導致海鮮貿易逆差已超過2,000億美元。
他強調,「不公平的外國貿易行為」,正使美國海鮮產業的競爭力逐漸流失,這種情況必須結束。
總統宣言也指出,商業捕魚禁令使美國漁民失去近半數太平洋專屬經濟海域,迫使他們進入國際水域,與監管鬆散、補貼豐厚的外國船隊競爭。
此外,特朗普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審查主要海鮮生產國的貿易行為,包括非法、未通報、無規範捕魚(IUU fishing),以及海鮮供應鏈中使用強迫勞動的情況」,並視情況採取談判或貿易執法手段應對。
行政命令亦要求,各區域漁業管理委員會須於180日內提交建議,並提出具體行動計劃,以改善捕撈穩定性與經濟效益,預防漁場封閉,確保美國漁民長期生計。
特朗普還指示商務部,應在漁業監測領域推動成本更低、更即時的技術,擴大豁免捕撈許可計劃,以增加捕撈彈性與資源運用效率。
白宮雖未點名 但批評行為與中共高度重疊
雖然白宮文件未明指特定國家,但根據國際多份報告,非法捕撈、強迫勞動與補貼驅動的全球擴張行為,與中共國營遠洋漁業政策密切相關。
根據非政府組織「環境正義基金會」(EJF)2024年報告,中國遠洋漁船在印度洋一帶從事非法捕撈、虐待船員與強迫勞動等行為,並濫用政府補貼,破壞區域生態與國際規範。
此外,根據Global Initiative的相關研究,中共通過高額補貼與國營企業支持,建立全球性的海鮮出口供應鏈,在拉美、西非與太平洋地區,大量從事未通報與未規範的捕撈活動,嚴重威脅當地主權與海洋資源永續。
現行法規已具保護力 無需全面封鎖
白宮指出,美國現行法規已提供多層保護,包括《馬格努森-史蒂文斯漁業法》(Magnuson–Stevens Fishery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Act)、《瀕危物種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清潔水法》(Clean Water Act)、《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Marine Mammal Protection Act)等,足以保護珊瑚礁、洄游性魚種與珍稀生物。
特朗普明言:「禁止商業捕魚並非必要手段。」
行政命令亦要求農業部與商務部合作,推動「美國優先海鮮戰略」,擴大國產品行銷與出口,並提升民眾對海鮮營養價值的認知,鼓勵在國家營養補助計劃中納入更多海鮮採購。
限美籍漁船作業 維護美軍演訓自由
根據總統令,僅限懸掛美國國旗之漁船進入PRIMNM保護區及其擴展範圍內從事商業捕魚。所有商業捕魚管理行動,須與國防部協調進行,以保障美軍訓練與全球機動性。
特朗普也下令,美國貿易代表與商務部應在60天內完成修訂新版《海鮮貿易戰略》(Seafood Trade Strategy),聚焦打擊「非法、未通報、無規範捕魚」(IUU)與強迫勞動行為,強化美國水產品在國內外的競爭力。#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