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4月18日),美國司法部公共事務辦公室發布公告,稱對巴可制服公司(Barco Uniforms)及其供應商提起訴訟,指控其違反《虛假申報法》(False Claims Act),以欺詐手段來少繳關稅。
美國政府對巴可制服公司、陳建寧(Kenny Chan,音譯)、陳大衛(David Chan,音譯)以及由陳氏兄弟經營和控制的公司提起訴訟,指控他們故意、且不當地少繳進口服裝關稅,違反了《虛假申報法》。
巴可制服公司向餐廳和醫療機構等客戶銷售服裝,包括制服。陳建寧和陳大衛經營多家公司,為巴可提供海外製造的服裝,這些服裝包括來自中國的產品。
司法部負責民事司的代理助理司法部長Yaakov M. Roth表示:「在美國進口和銷售外國商品的人,必須遵守所有貿易法律。司法部將追究逃避或少繳應繳關稅者的責任。」
加州東區代理聯邦檢察官Michele Beckwith表示:「我們絕不容許以欺詐手段來少繳關稅圖利,從而損害美國人民的利益。」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三藩市地區辦事處實地業務總監David Salazar表示:「CBP對本案的調查和分析結果感到自豪,並將持續與跨部門合作夥伴攜手,以維護我國的經濟安全。」
一般來說,把商品進口到美國,申報方必須申報商品的價值、是否需要課徵關稅、適用的稅率及應繳稅額等資訊。CBP依靠這些申報內容來徵收進口關稅。在提交的報關文件中,申報方須附上反映商品實際價值的商業發票,以佐證申報資料。
美國政府指控,被告合謀並蓄意通過低估從外國供應商購買的進口服裝的價值,來逃避或減少關稅。
該訴狀特別指出,被告使用「雙重發票」手法,向CBP提交虛假的進口摘要,低估購買的進口商品價值,從而降低應繳的關稅。政府進一步指出,第三方審計機構已提醒巴可公司少繳關稅所冒的風險,並建議其「重新確認」與海外供應商所協議的價格,但巴可仍然持續少繳關稅。
除了巴可公司、陳建寧和陳大衛外,政府的訴訟還針對由陳氏兄弟經營和控制的實體公司提出索賠。這些公司包括:Able Allied Limited、Nathan Global Direct Inc.、J&K Garment Inc.、Mega Goodwill Ltd.、JS Garment Co.和Superway Import & Export Inc.
該訴訟最初由巴可制服公司前產品商業化總監Toni Lee根據《虛假申報法》的「舉報人」條款提起。該法允許私人代表美國政府對虛假申報提起訴訟,並分享部份賠償金。該法還允許美國政府介入,並接管此類訴訟,本案即為這種情況。#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